中国报道浙江讯(焦峰华 徐兵)塘泾,是浙江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一个小村坊。而古代却是远近闻名的商埠,据民间说,一到笋市鱼市旺季,周边的村民都要来塘泾赶集。
塘泾有“清明划龙舟”的风俗,下渚湖一带乡亲们都信奉“清明大如年”。旧时街头孩童口里传唱的童谣:正清明,赤膊上塘泾,鞋子跑得没后跟,背只板凳看戏文……,而这些尘封往事正在一点一点流失,为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的中国文化,正需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由杭州某文化传媒公司、中国报道社编辑和塘泾村委会联合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挖掘塘泾的历史文化渊源,再现塘泾的繁华旧貌。
通过采访塘泾村本地老人,以口述记录、文字表达叙写塘泾的风土人情、民俗轶事来展示塘泾村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口述是一种激活,年轻的一代也许能通过这些被激活的民间记忆,对塘泾渊源的文化拥有强烈的自豪感,为创造新生活倍加自信。
塘泾的人文历史古老而悠久,有着非常独特的乡风民俗,每年清明都会举办庙会和祭祀活动。来自全县乃至省内外甚至还有外国友人的纷纷慕名前往,感受热闹氛围。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接待八方宾客。
塘泾划龙舟,是最为传统的文化娱乐项目之一,与祈祷养蚕好年成的祖传习俗有关,划龙舟泼水活动结束后,就进入了辛苦又充满期待的养蚕季节。通过“划龙舟”这样的水上娱乐形式来博取人民生活的兴旺。
塘泾村地处三合乡东北部,东邻东苕溪,南接和睦村,西靠下渚湖,北交金鹅山。村地域面积5.5平方公里,拥有水田桑地、鱼塘、林地。人口2600余人,自然环境优美,塘泾西北就是下渚湖,与东苕溪则仅一塘之隔,早先时候建有塘泾陡门。下渚湖合流之水,通过村中心街河直达陡门,倾泻入东苕溪。
清道光《武康县志》卷四水利载: “各旱者为堰,备涝者为塘,合旱涝而出纳之者为塘间之陡门。”“塘泾陡门在县东三十里, 张公堤下流险闸,南苕之水入焉。”在古代塘泾是武康去往杭城的必经之地,有“东南水道达杭城,西北行舟通武邑。”之说,非常巧妙地点明了塘泾便捷的水路交通,是曾经远近鼎盛的商埠和货物集散地。
宋代的毛滂曾任武康知县,写有《下渚湖》:“春渚连天阔,春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垂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紫,微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塘泾曾经就是商人、旅人、诗人的最好的泊处。
责任编辑:钟报国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