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7日讯(记者 翁杰 郑亚丽 通讯员 高允盛)8月26日上午,以“跨域一体、绿色共生”为主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开幕。
面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片热土,作为开发者的各类市场主体、智库机构等首次走到前台。
多元开发主体“结盟”
此次大会上,三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华为集团等12家市场主体和机构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并成为联盟的创始成员单位。
“这个开发者联盟的价值便是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机构走进一体化示范区。”首任轮值执行长单位——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孙志禹表示,通过开展更高效的政企对话、政校对话,无障碍不衰减地反映市场、社会的发展需求,将极大地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进度。
分析联盟成员构成,12家创始成员单位无一不是行业领导者以及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者。其中,既包括三峡集团、阿里巴巴、华为、中金公司、上海城投等行业领军企业,也包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等院所、高校、机构。他们的加盟必然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带来新的智力支持和技术创新支撑。
其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长三角地区正合作共建包括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在内的7个项目。该公司董事长赵志松表示,他们正努力让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走出苏州,在长三角加速复制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联盟的意义就是在市场和政府之间搭建一个更加畅通的交流桥梁。
“长三角作为全国的创新发展高地,自然要在一体化示范区率先集中科技力量重点突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早在2018年,他们就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每年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策划选题,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此外,复旦大学还牵头华东五校成立了长三角智库联盟,进一步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面向社会发布了17份研究成果。
破除行政分割障碍
时至今日,行政分割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行政的交界往往是交通末梢、资源要素流通的末梢、信息的末梢……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基础,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才更具有示范意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认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不是要让分属两省一市的三地变成一个行政区来建设,而是要在不打破行政隶属的前提下,不让行政分割成为发展的障碍。
马春雷认为,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共同实施一批项目,而最终的阶段是形成一批共同的行为准则——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政策以及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在开发者大会上,6个跨区域的重大合作项目签约,包括共建绿色项目库、医保一体化建设、共建一体化发展指数体系等。细看这些合作项目,一体化和高质量是核心。例如,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正全力打造示范区“医保一卡通2.0版”,力争率先实现医疗保障领域同城化。
“最新的‘2.0’版本实现了免备案制,百姓拿着本地的医保卡就能直接在三地看病就医。”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说,他们以门诊异地结算作为突破口,以项目化推进一体化,为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做法和经验。
开发者的绿色使命
对于开发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绿色”。
大会期间,“江南水乡客厅”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启动。这是一片处于在沪苏浙交界处、占地35平方公里的地域,目标是打造成一体化示范区的“门面”。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介绍,未来,这里将是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展示区,既有最江南的水乡韵味,又有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
一个值得借鉴的现实案例是,在瑞士的日内瓦,不光湖畔风光旖旎,周边还集结了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
“努力探索生态环保产融发展之路,以共抓大保护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助力。”孙志禹表示,他们正依托自身优势以及长江开发保护的经验,与一体化示范区相关单位加强合作,既保护环境,也助力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