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探讨新时代媒体的创新提升之路

发布时间:2020-09-25 08:47: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徐兵 报道)9月23日下午,在浙江世贸中心的杭州国际社区,浙江汉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场主题为“聚智・提升・融合・创新”的小型文化媒体创新沙龙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探讨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当下,传统媒体以及自媒体如何创新求变,合作竞争,适应甚至引领潮流,为新时代的媒体演进贡献一己之力。

该沙龙活动由杭州市记者协会副主席吴文平主持。作为一个老媒体人,他提出了关于媒体创新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创新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走实践创新的道路;创新一定要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求变的同时,必须坚守媒体创新的底线。”吴文平还以一句杭州谚语“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来强调“实践创新”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中国报道代表徐兵则介绍了国家外文局主管的中国报道杂志社及其中国报道网的基本情况,同时认为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完全可以发生在不同媒体之间。国家级媒体的公信力,加上自媒体平台的灵活运作,在合适的选题策划的推动下,能够合作共赢。他以9月初对桐庐美丽乡村的走访为例,认为长三角区域的乡村振兴是个大主题,里面有很多内容值得持续挖掘,大量的长三角美丽乡村的故事,有待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以合作的方式,去共同报道与创作。

九亿推手负责人向敏也从“合作共赢”这个话题出发,谈及在工具使用方面也要有“合作”“创新”的意识。不论传统的媒体工具还是新媒体工具,只要能为品牌做好推广,带来实际效益,便是好工具,因为“一切皆媒体,一切皆传播”。

在《食尚七天》杂志社社长郭城看来,优质的内容才是硬核,比如他们机构目前正在运用的工艺杂志,既要满足工艺大师对于专业工艺宣传的需要,又要满足政府对宣扬传承这些传统技艺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用户对工艺作品从构思到诞生的猎奇心理的需求。所以,在面对各种新媒体的强势围猎下,传统意义上的工艺杂志要拿出过硬的优质内容,才能突出重围,凤凰涅槃。

鹿马影像的创始人陈燕飞则通过摄影作品展示的方式,传达了关于内容创作方面的个人观点,那就是“必须赋予作品以生活气息,满足品牌对产品生活化、趣味化和创意化的需求”。

《浙商》杂志主笔姚恩育则从一线采访的角度,认为只有始终贴近热点,倾听最真实的一线声音,方能有产生优质内容的可能,从而满足杂志主体受众浙商的多维度的宣传需求。

《休闲生活》杂志创始人骆星星介绍了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她本人经历的一场从纸媒到微信公众号,再到社群营销的发展过程以及心路历程。以现实个案分享了如何在实践中调整策略,适者生存,又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实现创新。而90后的杭州美食团主编,“后浪”鲁传胜则讲述了从2019年开始的跌宕起伏的自媒体创业经历。

最后发言的杭州网副总编辑吴幼强则强调,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创新也好,转型也罢,都必须要有底线。无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体制内媒体,还是运作相对自由灵活的自媒体,都要有底线意识,更不能去碰触红线。要守得住政治底线、价值底线、道德底线、法纪底线,包括知识产权底线,千万不能一味只顾“博眼球”,追求利益。丧失底线和社会责任的媒体,一定走不远。

据悉,该文化沙龙活动由浙江汉歌文化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美象府”主办,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下属的杭州国际社区承办。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