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16日电(记者林光耀 吕昂)送走又一批游客,浙江东王村村主任李秋顺松了口气,习惯性地拿出润喉片放进嘴里。
“最多的时候一上午要接待5批游客,每次都要介绍东王村越剧的发展史,还要唱一两段越剧选段。”虽显疲惫,但李秋顺的表情中掩饰不住自豪和喜悦。
东王村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百余年前,越剧发源于此。守着越剧发源地的“香饽饽”,东王村却长时间默默无闻。
“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脏、乱、差、臭’的落后农村,别说外人了,我们都不愿意住在溪边。”69岁的村民朱益超说,以前村民把鸡鸭养在村里的小溪边,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每到夏天蚊虫横飞、臭气熏天。
2017年起,东王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了入村口与房屋立面,建起了水上戏台,实施主要道路“白改黑”、弱电线路“上改下”、景观“绿改彩”工程……最重要的是生活污水治理。
作为嵊州市首批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村,东王村采用中科院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埋设管网,统一处理生活污水。如今,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鱼儿成群,村里的古树、民居与穿村而过的小溪相映成趣,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致。
水好了,人也来了,红火起来的旅游业带动了村民增收。人多的时候,村里的农家乐吃饭还得“排队取号”。村民李小达说,老百姓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游客来了,收入就多了,为了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我们家的小卖部从一个店面扩大到了两个。”
李秋顺说,去年东王村接待游客近千批,游客强大的消费能力直接拉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村民加工的年糕、笋干等,以及果园里种的樱桃、黄桃、水蜜桃都卖得很好,引得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
东王村只是嵊州市数百个受益于环境整治的乡村之一。近年来,该市联合专业污水处理企业和银行,合力解决农村治污技术和资金难题,目前已覆盖辖区内全部376个行政村。
“我们已建成生活污水治理终端948个,惠及百姓约12万人。”浙江省嵊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裘颂东说。
“我们为嵊州的治水项目组建了专业团队,制定了详细的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发放贷款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嵊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推进。”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嵊州市支行行长李武民说。
“如今乡村环境整治好了,游客们都羡慕我们村的绿水青山,村民们也都乐意住回溪边了。”朱益超说,想到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现实,看到村里的旅游经济越来越旺,村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