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夏向阳 报道)茅台美酒盛名扬,与众不同韵味长。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茅台酒,是我国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作为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茅台酒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尊称为中国“国酒”。在长期市场风雨的考验中,茅台酒以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制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和深厚的品质文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授予的当之无愧的赞誉和口碑。
据了解,作为茅台酒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贵州省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酿酒工艺以及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在我国的白酒领域中独树一帜。12月7日上午,以“世界酱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为主题的2020全国百家媒体走进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宣传活动在贵州遵义市茅台镇启动。“贵州酱香美酒,是大国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是生态健康品质的完美体现,也是时代财富价值的真实表达。”贵州省优质烟酒产业工作专班班长、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敖鸿希望把贵州白酒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更深,多维度、宽领域、广渠道认识和了解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全产业链情况,进一步提升对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阐释能力,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好智慧和力量。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敖鸿
见成效,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据介绍,提到贵州白酒,就绕不开遵义。作为著名的红色之城、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首,赤水河从这里穿境而过,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以茅台为代表的等众多名优酱酒品牌,书写了震撼世界的酱香传奇。资料显示,遵义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酱香白酒的地方,自汉代起,“黔人善酿”便成为共识,唐蒙拓夷道而取“枸酱”,汉武帝饮后叹“甘美之”而成贡品,清朝诗人郑珍赞叹“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遵义。”近年来,以贵州茅台为引领的遵义白酒产业在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趋优、优中提质、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贵州省遵义市“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一年多来,在全长约150公里的赤水河核心产业带,2019年酱香型白酒产能约为47万千升,占全国酱酒产能的85%,实现营收约1250亿元,占全国酱酒市场的90%以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为品牌,坚持多方齐抓共管
但面对当前消费升级和市场变化,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讲好酱酒故事、助推产区发展,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认为,酒的品牌、品格、品质“三品故事”尤其重要。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不仅拥有茅台、习酒、国台、钓鱼台、珍酒、劲牌酱酒等知名品牌,还有更多品牌不断涌现。因此,随着产区酱酒企业坚持合作共赢与竞合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在坚守质量、保护生态、弘扬文化、诚信经营等方面,形成了高度的共识,酱香型白酒以遵循时节的工艺、严谨苛刻的标准、绿色健康的属性,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消费者青睐,已成为行业现象级变化的“酱酒热”浪潮。
一些业界资深人士也认为,尽管2019年,全国酱香型白酒以占行业7%的产能,实现了21.3%的销售收入和42.7%的利润。酱酒热近年来持续升温,已成为整个白酒行业无可争议的现象,酱酒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然而,酱香白酒还必须从产区、生态、文化、品牌以及时代五个方面做文章,以此进一步助力白酒企业提升品质,创造新的行业奇迹。“离开茅台镇酿造不出茅台酒,离开仁怀市,酿造不出地道的酱香酒。”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必刚直言表示。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