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安全、环保等突出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
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省乘用车上险量(即新车首次交强险)下降10%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却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16%,展现出新能源汽车撬动消费市场的动力依旧强劲。
立足“十四五”,作为汽车消费和零部件生产大省,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新能源车下乡,释放消费潜能
11月28日,家住盐城市草堰口镇大唐村的唐修东,早早来到了40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当天,一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这个当地堪称“顶流”的广场举行。“现在新能源车销售优惠力度大,省油,还好看,感觉比燃油车更适合我们买。”
尽管有心里预期,现场品牌之多还是让他眼花缭乱,从2万多元的五菱宏光mini,到几十万元的特斯拉、蔚来等行业“大牌”,20多家品牌的近60款各类车型提供了很大的挑选空间。
这是2020新能源汽车下乡江苏站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从9月20日起,由省工信厅牵头组织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先后走进苏州、泰州、常州等10地的人气商业广场和市民公园,两个多月时间里,吸引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40家品牌、220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参展。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更好满足城乡居民绿色出行需求,引领带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下沉市场’正是车企的新增长点。”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主任龙禹说。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重创、经济运行压力大、产业转型升级、车市下滑等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今年7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年内已先后在山东、江苏、海南、四川等省举行。
数字验证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此次省内10场活动总共吸引近10万人次进场观展,活动现场就敲定近900单。“在活动方案中,我们确定了活动期间全省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超1万台的目标,截至10月底目标就已提前实现。9月全省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5060辆,同比增长264.5%;10月上险量达5724台,比上月又增长13.1%。”省工信厅转型升级处(省汽车工业办公室)处长熊斌谦一一历数。
数字其实并非类似推广活动的终极追求。从积极布展的车企,到千方百计改善产业生态环境的政府部门,大家的目标指向同一处——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能。
畅通供需循环,“有形之手”发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消费市场的有力支撑。我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爆发,与消费总体形势随疫情好转而逐渐恢复以及江苏居民消费潜力巨大密不可分。
从全国维度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稳中有升,7月结束了连续12个月的下跌,8月即刷新同期历史纪录,且呈现出私人消费占比逐步提升的趋势。
“11月小鹏全国的销量已经达到64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00%以上,其中江苏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在全国领先。”小鹏汽车苏皖地区负责人闫立朋展示了一组数据对比:去年11月小鹏在江苏销售87台,今年11月这一数据变成了490台。公司计划明年在江苏地区增加10家以上门店,争取年销量翻倍。
“经过近10年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逐渐成熟,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逐步提高,到了产业爆发期。”省汽车流通协会工作人员说,比照燃油车,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提速快、无噪声,舒适性也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更省钱。在服务方面,不少车企的电池已经是终身包换了。
另一个“催化剂”在于政策的持续利好。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为进一步畅通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循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疫情期间“有形之手”再次发力。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印发“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促进我省汽车消费政策意见”等文件,从落实现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政策和免征车辆购置税、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提高“以旧换新”奖补标准、优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等方面,为推动城乡新能源汽车消费不断“充电”。
作为全省汽车产业的主管部门,省工信厅副厅长石晓鹏表示,在此基础上,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支持研发创新、加快推广应用、完善基础设施,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让这个尚“以产定销”的市场,努力转向“以销定产”。
走向产业大省,诸多“堵点”待破
那么,究竟该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让江苏从新能源汽车“消费大户”走向产业大省呢?
翻看江苏新能源汽车历年产量,从2013年的1214辆,到2019年已超10万辆,年均增长约190%。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包括整车、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特别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充电基础设施也全国领先,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
不过,作为新能源车消费大省的江苏,却仍不是产业强省,没有整车龙头、自主生产能力欠缺、产业链不完整、关键核心技术环节待突破等问题仍旧存在。
省汽车行业协会特聘专家、帷幄汽车咨询(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凯观察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年,他认为,在“十四五”发展期间,江苏应坚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投资,提高现有整车产能利用率,提升整车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补短板锻长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升级;通过加速省内城市和城际充电设施布局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能源补给、互联新模式。
“要进一步扩大产业推广应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石晓鹏表示,我省将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探索新能源车停车免费等路权新政,制定现役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标准,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扩大私人领域消费规模;在公共领域,发挥全省路网发达优势,力争在3年内实现全省城市公交、出租车、城际大巴等公共领域80%的新能源汽车覆盖率。
放眼江苏各地,从整车制造到应用推广延伸,新能源车产业正开足马力,冲过“堵点”加速布局——上月底,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省内首批新能源重卡,在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新生圩港务分公司正式投入使用;12月8日,徐州启动“全国首个城市新能源渣土车换电运营示范项目”,依托徐工集团和国网公司的强强联合,江苏重型卡车电动化示范应用的大幕就此被缓缓拉开……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