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越剧《青藤狂歌——徐渭》12日晚顺利演出

发布时间:2021-03-13 20:00:0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焦峰华  苏礼彬报道)3月12日晚,越剧《青藤狂歌——徐渭》在徐渭诞辰五百周年当天,亮相绍兴大剧院,这部以原创剧本的形式展现绍兴本土人物故事的越剧大戏,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为纪念徐渭的诞辰献上了一份来自故乡的大礼。

精心打磨 开拓创新

越剧《青藤狂歌--徐渭》由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出品,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集结了国内戏剧界的强大主创阵容,著名剧作家余青峰担任编剧,实力派导演韩剑英执导,吴凤花、李敏、郑曼莉等名家担纲主演,此外在唱腔、舞美、音乐、灯光、服装等方面,也都力邀一流团队合作设计。

故事讲述了怪才徐渭的唏嘘人生,颂扬真善美,也诉说苦难。旨在表现徐渭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徐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二度梅获得者吴凤花饰演徐渭、梅花奖演员李敏饰演其妻潘氏,梅花奖演员郑曼莉饰演徐渭伯乐胡宗宪,除绍兴本地戏迷外,更有全国各地的粉丝专程赶来观演,袅袅越音带着观众走进“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的一生。

“今晚的舞台是很多越剧作品中所没有的,很新颖也很好看”不少越迷表示,这场戏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越剧视听体验,名家们入木三分的演绎和极富意境美的舞台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对越剧的关注。

很多观众都对现场的藤蔓和若隐若现的剪影印象深刻,不少人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一别样的舞台。和传统越剧偏具象场景化的舞台效果不同,此次《青藤狂歌——徐渭》的舞台采用了多媒体动画投影技术,盘错的青藤、巨大的投影幕布、投射的人物剪影,都以一种创新的舞台艺术适应现代观众,尤其青年观众的审美。在音乐创作上,该戏还融合了京韵大鼓、唢呐等北方曲艺元素,辅以光影融合的舞台效果,让越剧的魅力大放异彩。

再现才子 青藤蜿蜒

徐渭,是绍兴师爷的一座高峰,也是旷世奇才。他曾开创“泼墨大写意画派”,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十分精通诗文、戏曲和军事,尤其是十分善于将诗歌文学与书画完美结合,将自己的抱负与慨叹清晰地留存于他的诗歌与绘画中,构成了独特的诗画艺术。要将这样一位稀世怪才从少年到晚年的一生浓缩到一部2个小时的大戏之中,可谓是着实不易。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地靠近和远离痛苦,又不断地远离和靠近厌倦中,造成了畸形的人格特征。《青藤狂歌--徐渭》通过讲述饱受命运摧残、历经人格锤炼的徐渭和一个孤独的、泪痕满面的徐渭,歌颂人间真善美的人生态度。

该剧在纪念徐渭诞辰的同时,透过徐渭这个人物的故事,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又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一次弘扬,也是当代艺术家智慧和能力的一次展示。由于该剧充满真善美的情意,是提供给广大观众的一次视听享受和精神大餐。该戏剧本曾获曹禺剧本奖,经余青峰多次修改后成就了如今的舞台剧本, 余青峰说,“毕竟,文学艺术不能仅仅止步于真善美的颂扬,在真善美的背后,总有一些难以言说的苦难。”他想通过这部戏歌颂真善美的同时,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探究他们的人格定力。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当最后一声吟唱停止,演出缓缓落幕、观众意犹未尽,或感慨、或叹息。“我们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视角,透过越剧去了解徐渭,他这样的才子,为何终其一生,却郁郁不得志;也能通过徐渭来走近越剧,让观众发现原来越剧的舞台表现力可以那么强。我们想借着徐渭诞辰五百周年的契机,助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绍兴走出去。”出品人、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书记裘建平表示。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