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危化品行业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伤亡事故频发,尤其是宁海“9·29”危化品使用企业火灾、温岭“6·13”液化气运输槽罐车爆炸重大事故,教训十分深刻。为此,浙江省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安全重点整治提升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全面消除危化品行业导致群死群伤和较大以上事故的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涉及的危化品较多,包括甲醇、双氧水、次氯酸钠、液碱、氧气乙炔、液化石油气以及各类化验室分析用试剂等。随着公司生产运行危化品使用量的日益增加,在危化品领域的安全风险也与日俱增,为此公司领导和管理层高度重视,结合全省危化品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危化品安全重点整治行动,提出危化品“运、卸、存、用、修”全生命周期“十二步”安全管控新思路,在实际安全监管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力图通过对公司甲醇危化品为例的安全管控新思路的介绍,希望对同行单位在危化品管理使用的安全监管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存在不足
2020年9月,根据绍兴市柯桥区安委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安全重点整治工作的要求,公司立即着手开展危化品领域的专项排查工作。
公司区域内危化品的日常安全检查主要由属地班组组织开展,职能部门做好监督指导,并不定期邀请第三方安全机构专家对甲醇、双氧水等重要危化品安全运行和管理情况进行“把脉问诊”。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危化品“运、卸、存、用、修”安全管控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危化品运输车辆及人员信息管控不够深入,备案信息登记等不齐全,运载介质和准运介质核实不到位、运输和押运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车辆是否准运和安全上路等信息没有及时收集和掌握。
2.危化品入罐前的安全管控方面存在漏洞:一是入库前运输车辆的阻火器是否开启和接地线是否安装及司乘人员的手机及火种是否入柜、防静电服是否穿着规范等情况的必查项目没有落实到位。二是卸药前运输车辆是否定点停车、静电是否消除、接地线是否固定、氮气是否释放、消防器具是否配备等检查没有落实到位。三是卸药时车辆静停时间是否符合20分钟、药管对接是否泄漏现象等没有实时监控。
3.危化品区域储罐的动态安全巡查不够深入,检查不够全面。
4.危化品操作和使用人员岗前培训不充分,思想上还存在麻痹意识,实际操作上未按照规定程序准确操作,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二、优化措施
结合上述问题,公司于2020年10月份经过调研出台了相关措施着手进行破解,并逐步形成“十二步”管控机制。
1.协议前置。在采购招标文件上要求危化品供应商对运输车辆和相关人员亮明“身份”,必须提供经营资质、持证人员和合法运输车辆等相关资质依据。
2.准运报备。危化品供应商及时提供准运车辆及人员完整的信息,包括所供药剂供应商单位、药剂名称、车辆车牌、驾驶员姓名、身份证号码、车辆行驶证号码、危化品道路运输证、押运员姓名、危险货物押运人员从业证等进行报备。
3.进厂查验。危化品运输车辆进厂区前安保人员对照准运报备清单对危化品运输进行准运车辆、驾驶员、押运员等信息的查验,查验符合后方可准入进厂。
4.库前必查。危化品入库前执行“八必查”:1、检查运输车辆和押运人员是否有相关资质,严禁车上存在其他闲杂人员,检查是否与报备信息一致;2、检查所运载的危化品介质是否与危化品运载单要求相一致,检查运载危化品是否符合运载车辆适装介质范围;3、检查驾驶员和押运人员是否穿戴规范,按要求穿着防静电服装;4、检查车辆上是否存放明火火种,严禁携带打火机等火种;5、检查车辆上是否配备合格、适用的消防灭火器具;6、检查车辆上是否安装阻火器;7、检查车辆上是否配备接地线;8、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整洁,确保无危化品泄漏等可疑痕迹。
5.卸前核验。危化品卸药前,值班人员、驾驶员、押运人员联合对停车是否定点、人员静电是否消除、接地线是否挂施、氮气气相阀是否打开、消防器具是否现场放置、进液储罐液位是否符合标准、车辆静停20分钟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进行逐项确认签名。
6.卸中检查。危化品卸药时,值班人员、驾驶员、押运人员对卸药药管是否泄漏,氮气压力是否异常,储罐液位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并逐项确认签名。
7.卸后复查。危化品卸药后,值班人员、驾驶员、押运人员对卸药气相阀和药管阀门是否关紧、卸药药管是否泄漏、接地线是否拆除、氮气和储罐液位压力是否符合标准等情况进行复查,并逐项确认签名。
8.储存监管。危化品储存区域安排2名专职安保人员进行24小时间歇性安全巡视,现场班组安排人员间隔3小时巡视一次,调度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对库区设备及运行状态和参数情况进行全程视频和数字在线监管,并建立报警气相测试机制。
9.操作要求。危化品调整流量等操作前,对值班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和告知,明确操作步骤和安全要领,上岗前要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进库区前要求将手机、火种等入柜。
10.操作监护。采用监护操作制,监护人对操作员的作业行为实行监督管理,杜绝违章作业和误操作。
11.维修审批。维修作业前,现场作业负责人填写《危化品区域施工作业审批表》,制定作业方案和维修工艺步骤,注明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经维修作业部门和运行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维修作业前一日报作业部门和安全部门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维修。
12.维修监护。维修过程中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全程监护,现场班组人员全程旁站,加强现场维修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
三、设想与展望
通过“十二步”管控机制,有效提升了公司危化品“运、卸、存、用、修”全生命周期管控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发展基石,但是安全管理永无止境,结合以上分析和管控新模式的探索,我们认为对危化品“运、卸、存、用、修”环节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还有许多可以探索和提升的空间。
一是运输环节:涉及运输危化品的车辆还需要严格管控,对于不符合运输条件和运输工况的车辆必须立即更换;运输危化品的车辆要加强标识管理,严格查验介质和准运容器符合性,优化运输上路时间,减少车辆高峰和高温日照,全程行车记录仪进行实时监控。
二是装卸环节:危化品运输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岗前思想教育和上岗业务培训,加强装卸全过程监管,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实行全程视频监督考核。
危化品管理是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领域,安全风险贯穿于危化品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运、卸、存、用、修”环节决不能掉以轻心,企业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装卸、使用和维修等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管控。希望通过本文安全管控新思路对同行在危化品管理使用的安全管控方面有所借鉴,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文:刘银海 朱越峰 骆大治)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