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邓晓忠)连日来,桐庐县各乡镇(街道)以及村社积极打造社会道路交通安全共建共治管理模式,加强市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截至目前,桐庐县已全面建成14个镇街交治中心和118个村社交治站并投入使用,受宣教人员已超5万人次。
走进江南镇锦江村村委大楼,该村交治站就在其中。“村级交治站主要划分数字工作室、交通安全宣教室和文明播报牌等功能区。”江南镇规划建设办工作人员潘立峰介绍,为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强化交通源头治理工作,江南镇以“一牌二室”为重点,建设打造镇交治中心(与窄溪村交治站合并为一),同时在村(社)逐步建成交治站,深化源头隐患排查治理,保持重点违法行为常态化严管,真正实现“全域治理、综合治理”。目前,全镇共建成13个村交治站。
据悉,每个村级交治工作站面积虽然不大,但作为源头宣教的主要阵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其中,数字工作室对辖区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等辖区内交通安全隐患、源头宣教等情况进行在线管控。而在交通安全宣教室,则通过曝光违法行为、播放警示视频、播报安全告示以及传达交通法律法规等方式,对辖区人群进行精准化、多方面的宣教,达到入耳入心的宣传警示效果。
“今后,我会牢记骑电动车要带安全头盔,也会时刻提醒亲戚朋友安全出行。”在锦江村交治站交通安全宣教室,村民赵国炉观看交通安全宣教视频后感触颇深。
随后,记者来到桐君街道交治中心,该中心在划分数字工作室、交通安全宣教室和文明播报牌等功能区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互动体验功能区,可以让市民亲身参与各种交通火灾处置、栏杆翻越、非机动车安全驾驶以及VR全沉浸式场景灭火和酒驾模拟等体验。
“与村社交治站相比,镇街交治中心增加了各种互动体验功能。”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车管所所长陆春雷指出,无论是在宣教室内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还是在VR体验机上模拟道路行驶等,建设智慧“交治站”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安全宣教送到群众家门口,使安全宣教入脑入心。
对于智慧“交治站”的受众,陆春雷表示,主要面向“必须来”“邀请来”“主动来”等三类人群。其中“必须来”人员,是重点违法人员(三次以上交通违法被查处或发生两次以上事故的人员)必须来交治站进行交通安全宣教的人员;“邀请来”人员,是社区定期邀请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12周岁以下儿童,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宣教;“主动来”人员,是社区通过宣传方式发动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来交治站接受交通安全教育。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