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彰坞村:龙腾美丽乡村3.0 乐享民俗文化节

发布时间:2021-06-18 17:11: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苏文 朱昱阳)传统非遗展演、民俗技艺展示、民间小吃体验……6月19日,由中共桐庐县江南镇党委、桐庐县江南镇人民政府指导,桐庐县江南镇彰坞村两委主办的“中国桐庐乡村剧场艺术季-美丽乡村3.0暨第三届江南镇(彰坞村)民俗文化节”热闹开幕,丰富喜庆的民俗元素,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让人目不暇接,老街上糙米圆子、特色米果、冷淘、糖画等传统特色小吃,好吃好玩好看,更是让游客百姓大呼过瘾。

精彩的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台下观众掌声不断,前来参与的人们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捕捉精彩瞬间。本次活动中,彰坞村水上游乐项目正式启用,桐庐农商银行现场授信江南镇彰坞村美丽乡村3.0建设综合信贷金3000万元,为美丽乡村3.0助力,同时彰坞村与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北雁山人汤馀铭签订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会彰坞分会江南美术馆合作协议。

桐庐县政协主席王金才、桐庐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余荆棘、桐庐县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张鸿军、桐庐县副县长徐文波、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北雁山人汤余铭、桐庐县农商银行副行长XX、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濮樟平、桐庐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卲卫华、桐庐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仰忠明、桐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雷启迪、桐庐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荣、桐庐县江南镇党委书记申屠洪平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民俗文化节中最吸睛的表演,当属浙江省非遗项目彰坞狮毛龙舞展演,桐庐县江南镇彰坞狮毛龙舞,自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作为彰坞村的传统舞蹈项目,因龙身由青紫色彩纸剪制成狮子毛状,故称狮毛龙。据《桐庐县志》记载,在桐庐江南一带,每逢春节元宵,各村都要起灯舞龙,增添欢乐气氛,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也是“江南时节”的一项重要民间文化活动。建国50周年之际,彰坞狮毛龙曾代表桐庐县开赴杭州省城参加“风雅颂”99杭州民间艺术展示,曾得桂花金奖,受省市领导和国内外贵宾的好评,先后被列入杭州市民间艺术保护项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彰坞狮毛龙以本地盛产的竹子做的篾箍为龙骨、纸质狮毛鳞片为表皮,设49节,每节49圈,计数2401圈,加龙头、龙尾,共计51节,还有四只龙爪,龙灯全长65米,尾巴上缀珍珠凤凰,寓意龙凤呈祥,大吉大利。龙头前方配有会在空中转动的龙珠,龙头上点装大小彩色杨梅绒球,显得华丽高贵,头顶镶嵌一只三角金蟾,两只龙眼会发光,通过人工抽绳控制,嘴巴会张会合,龙体内还装有49颗肚珠,夜晚舞龙可以点亮肚珠,整条游动的龙灯晶亮闪烁,活灵活现。舞龙队分四个组:舞龙组、火铳组、旗帜组、鼓乐组,彰坞狮毛龙表演程式花样多变,螺丝阵、草堆阵、酒坛阵、反旋阵、宝塔阵等,气势磅礴,影响深远。

桐庐县江南镇彰坞村,坐落于天子岗山峦脚下,自明朝景泰二年建村,距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天子福地、灵秀彰坞”的美誉。彰坞村书记徐建介绍到:“我们应该是第一批试水文旅结合的村庄,在杭州市旅委百千万工程调研的结对下,2017年5月,我们彰坞村首次成功举办了‘中国旅游日-幸福桐庐游暨2017年江南镇彰坞村民俗文化旅游启动仪式’,吸引了300余名外国友人和杭州市民代表到彰坞村体验参观,彰坞狮毛龙舞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此次活动是开启彰坞村乡村旅游的里程表。2017年10月,彰坞村两委成立了杭州彰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鼓励村民参与入股,打造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美丽经济,带给村民更多参与获得感,开创了彰坞文旅结合的特色经营模式。随后,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彰坞村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美丽经济因美丽乡村变得备受关注,2020年彰坞村成功评选3A级村落景区,杭州市美丽宜居示范村。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也希望通过民俗文化节的举办,优秀省级非遗项目彰坞狮毛龙舞的展示,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象征的腾龙精神,体现彰坞人睿智勇敢的创业力量,向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献礼。”

江南镇党委书记申屠洪平表示:“彰坞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延续千年的天子岗传说,有列为非遗的狮毛龙技艺,有举办多届民俗活动的优势与经验。如今,美丽乡村3.0版建设在彰坞村蓬勃兴起,各项民生工程、产业项目、旅游景观绽放异彩,让彰坞村在乡村振兴中脱颖而出,加快成为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当前,以党总支书记徐健为领头雁的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成功探索出农村宅基地有机更新的村庄建设模式,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农村,朝着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不断迈进。”

江南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现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5个,县级项目十余个。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这是承载着乡村乡愁乡情的重要体现,也是农耕文化的深厚根基。非遗诞生于农耕时代,融入农业文明,体现农村特色,深深烙下承载着乡村发展的文化记忆,让创造美发现美共享美的非遗,走进现代农村,在艺术乡村打造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彰坞村在打造美丽乡村3.0版中,结合生态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美丽经济。以五大乡村中的“艺术乡村”、“创业乡村”、“数字乡村”为主要切入点,以农耕兴农业,以农产品促农产业。设计“灵秀彰坞”品牌logo,创建3A级景区村庄,探索土地综合整治“彰坞”新模式,与中国美院合作杭派民居,吸引民间资本的天子岗尚学传麒学校,乌托邦世界村项目等,一幅乡村生活样板新蓝图正在绘制,优生态活业态文旅结合的美乡村正在脱颖而出。

江南镇举办民俗文化节活动,既是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传承地方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促进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乡村文化感染力、凝聚力,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以文化兴产业促发展,加快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