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中小城市走向国际化的若干思考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1-24 13:54:46 来源:中国报道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市飞速发展,中小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自九十年代后期始,城市化、国际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小康水平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内生性需要,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和长期规划的聚合点,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中小城市走向国际化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我们先来聚焦一下我国中小城市的现状。根据《中小城市绿皮书》,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已达到 2160 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得重要支撑,对中小城市的发展我们应该格外重视。20 世纪国际化大都市的该年开始流行,并且逐渐成为主流。对我国来说,中小城市的国际化将大力促进中国整体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城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城市的国际化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的每一个发展表现与措施都应该与当时所处的阶段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对中小城市如何加快高质量走向国际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小城市的国际级吸引力

首先,完善国际化社区的配套设备,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外企引进、中外企业合作交流、产业结构中心转向第三产业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到位:作为连接各地的交通系统应该得到持续性的完善与改进,优化交通线路。同时,我们可以向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借鉴经验 ,但是我们要依托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整治,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符合我们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点,建立一个完整的涉外管理体系,我们既然要建立国际化宜居城市,

首先就要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且建立一个生态的、完整的体系。一方面,我们可以为长期定居的外籍人员建立专门的生活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为外籍人员提供外语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辐射范围广、文化素质高,并且拥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反哺城市建设,成为中小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点,营造国际化的环境,

在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中,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是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我们要以人的现代化推动中小城市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就是不可或缺的,在中小城市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提升中小城市市民的国际化水平,包括观念、心态和言行等。对外开放和促进国际化进程中,互动交流是关键因素。所以,中小城市的市民提高自身的国际文化水平和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每一个中小城市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机遇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内陆,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沿海地区明显的地理优势,他们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是远超内陆地区的,所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彻党和国家的一切的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与转型的主导力量,也是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决定性因素,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建设高效的城市科技创新系统和制定城市科技创新战略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关键因素。

同时,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要创新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以舟山为例,她的海洋文化极为丰富,也是中华文化灿烂的瑰宝,那么她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就可以扩大现有的海洋文化底蕴的优势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海洋特色创意文化,形成舟山独特的发展模式,加强国际化能力,推动国际化的进程。其他城市也应该发掘本地独有的优势,或许是文化、或许是地域、或许是生活方式等,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创新发展。

三、打造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环境

中小城市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市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工业园区,建设高效的亲商服务以吸引优秀的跨国公司落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跨国公司的落户,我们可以想见,由此会形成一个聚集效应,也就是会有更多的优秀跨国公司落户;有利于中小城市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国际化进程也必将更快更好的推进。

四、抓住服务外包产业的契机

如今,服务外包产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小城市应该紧紧抓住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加快构建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与现代城市相互协调,与国际化经济密切接轨的服务。(黄宝连  浙江城市国际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王国灿  浙江城市国际化研究院政策顾问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