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25日电(李姝徵)“我想突破、改变中国技能人才的就业现状,建立更公开透明的平台,不屈就每一个人才!”创始人易斌提到运营工学云的初心时,其纯粹而朴实的言语间,透着一股要披荆斩棘的韧劲,颇有些热血和神采。而在这背后,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是为何,试了多少错、吃了多少苦。
这些经历与遭遇在他写给女儿18岁成人礼的一封信中可见一斑——参军、务农、务工,从上海“16铺码头”上来讨生活、白手起家……易斌几乎见证了中国各地在改革开放政策中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解决中国技能人才就业问题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明朗。
在易斌的记忆里,他仍觉得“手艺人”和1996年“异乡人”的经历最为难忘,深刻领悟到“人才需要规范的平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在“荒年不饿手艺人”的时代,多数水电工、泥工再如何极致,却都只能局限在一个“圈子里”,受到限制;漂泊在异地他乡时,上海对于普通工匠而言,并非“满眼繁华”,而只剩一麻袋讨生活的心酸,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是他们那群工友们常有的事儿。
有人说,“算了吧,出身普通的人谈何公平?”。但易斌并不甘心,他不断思考学习、踌躇满志,“如何帮助技能人才找到合适的岗位、企业招到想要的人才?”,致力于解决技能人才供需问题的火苗悄悄埋下。
就目前“中国技能人才供需错配”问题的现状,调研报告《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就业人员总量约19%,高技能人才则占5%。人社部《2021年第二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分析道,2021年第二季度的行业用人需求在制造业(38.4%)相关岗位占比仍然最大,一方面这与疫情防控稳定后制造业等生产性行业用工需求持续回升有关,但也反映出职业人才尤其是一、二产业相关岗位的供需错配。在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等多重转型压力下,技能缺口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亟待解决的难题。
点燃易斌创建工学云的最大“火苗”,不只是这些报告和数据,还有他对鱼龙混杂的人才招聘市场的担忧。尽管《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已在去年颁布,“黑中介”的虚假信息、各种网络招聘平台对企业资质审核和内容审核不够以及招聘企业并非“真招、真用”等隐患却都仍然存在。多数求职者与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求职者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假而受骗,这样的经历对求职人才产生的负面影响显然是不可估量的。易斌觉得,解决技能人才的就业问题时不我待,能够帮助减少供需双方的信息差,也是平台存在的重要使命之一。
把“人才供需、错配”等就业问题掰开了看,可以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形成、应用、踏入社会的假设路径下,从三个部分看到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企业、技能人才(学生)、学校。
于企业,制度不健全、薪酬待遇、工作内容成长价值与工作环境等等,如果企业昧良心做事,最直接受害的便是员工(学生);人才(学生)如果对自我的认知不够明确、缺乏合理的价值判断以及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等问题,稍不慎就踩进了黑心企业的“陷阱”里;于学校,若不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问题、提前预防问题,未能根据学生特点、社会变化和实习反馈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毕业就业自然是一大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相互独立,实则彼此关联,共同影响着我国技术人才的就业道路。有何办法可“一举三得”?
再如今信息数字化如此便捷的时代里,人们找工作的方式着实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在根本上考虑和担心的,是企业所能给的保障和依靠,甚者是人自身对外界的信任感与自尊感。
“发自内心的信任感,如何建立?”易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终于在2015年,易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王奇(工学云联合创始人),聊了创建平台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迅速招兵买马——当年4月成立公司,9月上线“工学云1.0”产品,一个“针对技能人才服务平台”就此面世。
但显然,要改变已有的技能人才市场局面是十分困难的。于是2位创始人选择营造一个全新的、优质且相当的“人才供需价值链”,从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地区的职业院校推广作为学生实习使用,导入大量的人才数据,积淀了平台的技能人才的“供应”能力;进而再转向寻找优质合适的企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AI智能的技术,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匹配合适的岗位。
平台从学校(技能人才的输送基地)以及企业(人才的施展之地)两端着手,共同推进了技能人才的实习、就业过程,通过具体的“打卡定位”、“企业/人才画像”、“服务评价”等功能,从时间及空间维度上为学生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学生能够在在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中管理与被管理,学有所用、劳有所获,取得真正的提升与成长。
便是这样的“另起炉灶”策略,他们前后征途近3万里路,踏遍国内30多个省、208个城市、600多所学校,工学云累计服务实习学生接近600万,供应80多万家企业的实习需求,在服务高职高专学校方面市场占有率超好过30%, 极大解决了大批技能人才的“实习和就业”的刚需问题。
“一个人一辈子很长,而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阶段便至为关键,和学校一起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职业观、价值观,这是工学云想要极致履行的使命。而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讲,让一批又一批的优质技能人才与企业往着更‘真善美'的方向发展,这是工学云的价值所在。”易斌说。
继2019年的“职教20条”之后,各方对职业教育都最新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的新职教政策都陆续颁布。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不少投资者纷纷加入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赛道,仅在2021年便给这个行业带来了超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总额。同时也看到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助力建设更高质量的职教体系。今年2月份,中央八部委发布了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应对实习工作和学生实习进行全流程监管,要充分运营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全过程管理”。
当被问到“为何早在2015年就创建‘技能人才服务平台’,能够赶在新职教元年2019年前,且平台的模式理念与后来的政策方向不谋而合,是否因为偶然或者运气?”易斌表示,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人民的发展,人才的供应和需求出现问题,便需要“从根而治”。一个又一个的人才培养管理文件的颁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个必然也是易斌一直坚守的“必然”,只要问题还在,工学云的使命和目标就不会中止。
“工学云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情怀!”易斌说:“我们始终相信,为了真善美的事物都会长久地存在,走得更远!”
在以工学云为初载体构建的价值生态链里,学校、学生、企业端用户由于其相互的供需关系,各个环节的价值自然地连接起来,并持续运转。而除了平台上负载的不同类别数据,工学云更离不开每一位创始人共同形成的价值创造核心,这是平台面对各种风险、竞争时的灵魂支柱,也是能够让每一个用户与平台产生情感价值的精髓——“希望每个人才都能被发掘”的初心。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