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创新探索汕头地名文化的一部好书

发布时间:2022-04-12 20:11: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今天,快递收到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汕头地名文化纵横谈》宏著,又接到好友马庆贤主编来电,邀约我写一篇《书评》,我欣然应承。

2017年7月4-6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特邀我做题为《应用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激活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的马庆贤先生得悉此信息,遂邀请我前往汕头市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

应马庆贤先生的邀请,2019年7月10-11日我专程赴广东省汕头市考察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考察了小公园开埠区地名文化遗产现场,参加了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座谈会,同时在汕头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培训班授课《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期间,我们就汕头地名文化建设保护利用及国际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交流和研讨。汕头市这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培训班,马庆贤先生不仅组织动员了全市地名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地名管理系统的干部职工,而且把汕头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和广告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会员都动员和组织起来,参加这个培训班共同学习研讨加强地名文化建设与保护工作。市民政局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先进单位给予表扬,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不力的部分单位提出批评和整改要求。因此,这个培训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对汕头市的地名管理与地名文化研究卓有成效肃然起敬。

马庆贤主编并公开出版的《汕头地名文化纵横谈》鸿篇著作,达115万字,内容涵盖地名文化概论、汕头地名的命名与更名、汕头地名文化探析、汕头地名演变与语言特点、地名文化属性信息的采集整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小公园地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育与活化、地名文化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地名史略、翻阅海图传承潮汕海域古地名、潮汕海域地名考释和海外传播等十一章,图表丰富,信息量巨大。

通读全书,有眼睛一亮的感觉,归纳起来这本书有多学科融合视野宽广、多维度探索注重创新、全方位论证题材多样、多目标协同经世致用及经典化叙事语言平实等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多学科融合视野宽广。本书汇聚了地理、历史、民俗、方言及地名文化等方面众多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贯彻国家民政部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地名文化科学内涵和地名标准化的要求,系统阐述了地名分类、地名属性、地名功能、地名表现以及地名演变的一般规律,体现了编著者的独运匠心和研究功底。

二是多维度探索注重创新。多维度系统化地探索汕头地名文化生态系统严谨脉络和特色属性,从地名的独特视角探索研究了汕头主动对外开放的特殊功能作用,在地名的体系结构形式、地理历史特点、语言语音特点及地名文化信息等方面,具有深度解读和创新研究,体现了本书的重要创新价值。

三是全方位论证题材多样。结合实际全方位分析论证汕头的城市村镇、山川河流、美食民俗、寺庙岩洞、纪念地及游览胜地、房屋及单位、港湾及海域海岛等各种类型的地名,应有尽有。特别是汕头地名文化,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传播的研究,有效展现了地名文化借助华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大线索,值得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深化贯彻“一带一路”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多目标协同经世致用。以小公园开埠区地名文化保护研究为重点,全面探索了汕头市地名文化建设与创新、保护与传承及国际文化传播等内容的研究工作精细而扎实,目标导向明确,逻辑层次清晰,论证分析全面,为全国同类地区开展地名文化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五是经典化叙事语言平实。全书通篇语言平实,融史料性、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为一体,寄寓风土人情、彰显侨领的高尚品格,给人以丰富的知识涵养和创新启迪。

值得注意的是,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路”的主要节点,汕头是海上丝路的重要门户,也是“一带一路”沿海15个重要港口之一。从地名文化视角全方位研究汕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汕头地名文化纵横谈》这部超过百万字的巨著,学术价值与科普价值兼备,顺应新时代地名文化建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需要,不仅对于汕头区域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会对全国地名文化创新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该书可以作为汕头地方历史文化与乡土人文的重要读本,也可以作为地理历史学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地名文化工作者从事区划地名文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借鉴范本。因此,我乐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好书。(作者:张跃西 浙江外国语学院地名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