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2019年起,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项目团队,利用寒暑假踏上了一场劳动精神的寻溯之旅:走进鞍钢集团、中国一拖、中信重工、大庆油田和贵州老“三线”企业,面对面采访了数百位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新中国工业建设者,整理出口述史稿几百万字……在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周晓虹的支持下,“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团队孵化出两个项目《咱们工人有力量——将青春热血倾洒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探寻新中国工业化的精神动力——工业建设者劳动传统的形塑与传承》,分别于去年5月和今年3月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斩获“红色专项”赛道和“主赛道”两项特等奖。这是写在大地上的学术论文,更是老一辈劳动者向“接力者”的精神滋养与价值传递。
探寻:走近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
团队成员蔡子扬同学,是一名来自贵州的00后,他的爷爷就是一位当年的“三线”建设者。
“我爷爷上世纪50年代在北京当兵,转业后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是钱学森。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更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我爷爷从‘七机部’调到‘三线’,就这么离开了北京,从此把家安在贵州。”
而他们的口述史项目,正是选择“小切口”即对工人阶级劳动传统的寻溯,来阐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深层逻辑,以普通人的“小历史”叙述,丰盈“大历史”的纹路和肌理。
口述历史和集体记忆理论,分别构成该项目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此次“挑战杯”项目的指导老师、南大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胡洁博士解释,鉴于项目关注的是新中国筚路蓝缕的前30年,那一辈工业建设者们现在年事已高,对他们进行大规模采访,具有很高的抢救性价值;口述历史研究法强调自下而上的视角,可以对传统史料的宏观视角形成补充,鲜活的个体讲述所折射的集体记忆,也为人们理解“今日中国何以如此”提供一条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的路径。
口述史项目团队精心选择了五类企业:鞍钢,新中国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洛矿(洛阳矿山机器厂,后更名中信重工),毛主席亲自批示建设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矿山机器厂;一拖(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中国第一台拖拉机诞生地;大庆油田,它的开发建设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三线”企业,拓展了我国的战略纵深,在维护国防安全、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团队里的“Z世代”来说,走进这些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著名企业,仿佛是去勘探另一个遥远神秘的“次元”——
“霸权威胁、经济制裁之下,这些工业建设者们何以打破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今天被我们视作理所应当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激励他们利国利他、不计私人利益得失?作为一个个普通人,他们何以集体拥有如此崇高的精神追求?”“挑战杯”“红色专项”赛道的团队负责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彭圣钦同学,在调研报告里真诚地写下当初盘桓在他脑海中的疑问。
聆听:在朴实话语中触摸工人力量
“为什么他(父亲)这么热爱这个国家、这么热爱这个党、这么热爱这个高炉?因为旧社会和它们不能比。”
“那时候我们有个誓言:‘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来这地方(贵州)了,就老老实实地干,从事国防一辈子,就这意思。”
“你们要搞创新,必须记住‘三字经’。第一个字是‘铁’,铁人精神,你没有就不行;第二个字是‘傻’,傻的人因为坚持,最后变得聪明;第三个字是‘智’,没有智慧,前面的都是空的。”
……
采用口述历史研究法,看起来是和采访对象“聊天”,其实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比如,要和受访者建立起信任关系,拒绝概念式的空洞提问,对相关历史要有基本了解,要迅速把受访者引入其追忆的历史现场,并适时给予积极反馈……
时光之门由此打开。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步之难,超出今人的想象。刚到大庆时,油田工人连“干打垒”(北方农村最简单的土坯房)都住不上,也没人会烧原油,常常“呼”一下就着了,因此发生火灾事故。极低的工业化水平下,“土法上马”“人拉肩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超越客观历史条件限制,激发强大精神动能。很多工人天天自愿提前到厂,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半夜下班骑车回家,路上困得不行,干脆把自行车停在一旁,躺地上倒头就睡。
在原来的一金工车间主任办公室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洛矿工作期间使用的一条长凳,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无数个夜晚,焦裕禄曾在这条窄窄的长凳上和衣而眠、保持警觉,好及时发现机器的异响。其间,焦裕禄带领工人们自主解决技术难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提升机。
此次“挑战杯”项目的分析资料基于158位受访者,共产党员143名,占比90.51%。其中,有一位“群众”是上世纪50年代西安交大毕业的高材生,为支援“三线”远赴贵州,在燎原机器厂一直做到总工艺师。他说,对照入党誓词,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受访者中男性119名、女性39名,有位奶奶一出生就成了孤儿,在国防部办的技校工作时听到“三线建设”的动员令,她当即报了名。
工人的力量从哪来?同学们逐渐在聆听中得到解答。“搞那泥浆池的时候,没有那搅拌机他都跳进去了,王进喜不就那么干的吗?那我们干啥不干?”一位大庆油田的女工谈起铁人精神时说,“我们现在年轻有力气,能干多少就使劲干呗,就怕落下!都想把自己那点力气都使出来,这人就好像没白活一样。”
传承:写下劳动精神的新时代注脚
同学们最终将新中国工业建设者劳动传统的核心内涵,总结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溯源劳动传统的锻造过程,党和国家的政治动员、由外部危机形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劳动竞赛为代表的生产动员策略,均成为重要推动力量;但构成根本动力的,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的巨大变化所唤起的主人翁意识和由此凝聚起的集体认同、国家认同。在这个崭新的国家里,劳动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光荣的。
深耕课题的同时,同学们也在思考,在钢铁熔炉里淬炼出的劳动精神,在今天还有价值吗?那些流淌在父辈血脉里的精神密码,还能匹配这个时代吗?
在阐释“新时代青年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时,课题组首先强调不同层面的能动性:政府要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捍卫劳动者尊严;企业应建立合理公正的晋升渠道和选拔机制,为劳动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应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模式,把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另一方面,虽然时代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观念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那些曾经激荡人心的精神能量,对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产生鼓舞和激励。去年下半年,南大社会学院学生走进金陵中学,开设校本课程《亲历者看中国:1949—1978》。8位“挑战杯”参赛成员以5个调研地为点,以老一辈劳动者的生命故事为填充,串起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不同阶段的工业建设历史。
团队成员、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王余意同学为中学生们带来了生动的第一课。当这位“大孩子”请中学生朗读鞍钢“铁姑娘”由秀华奶奶的口述实录时,一名学生若有所思地说:“今天的我们是不是有点自私了……”
走出象牙塔、触摸广阔的历史与现实,这个过程中,青年大学生的精神质地、视野格局悄然变化。选择心理学专业时,团队成员孙悦仅仅是对“人”感兴趣,但接触口述史项目后,她由此思考自己的学科背景、职业规划,意识到“人”与社会的紧密关联。一方面,个体困境的源头指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可以通过编织社会关系、为他人提供社会支持,来影响周围的“小世界”。
“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当年,新中国的优秀儿女从四面八方奔赴“三线”,许下豪情万丈的誓言。走进那段历史后,蔡子扬才理解了爷爷的缄默,那是长久的保密工作打在性格中的烙印,“好人好马上三线”,爷爷也曾是那个时代的英才。“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也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也希望为祖国富强而奋发有为。”王余意说。踏上新征程,父辈们的劳动精神并不过时: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无比广阔的人生舞台,需要我们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奋斗成就新光荣。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