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彭启启:慈溪好媳妇,农民演说家

发布时间:2022-05-17 11:33: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辉 汪怡均 报道 通讯员 张朝峰)春耕夏收时节,一日三餐,乃至于休闲时光都离不开米的慰藉。它看起来平平淡淡,却能创造出丰盛的滋味。

不知是它滋润了人的生活,还是人给了它色彩。

在横河镇的大山村、孙家境村、伍梅村、秦堰村、龙南村和梅园村,有五百亩左右的地方,春播夏收、四季同心,每年这里都会播撒下金色的创业梦想。这里就是——“慈溪市横河建立水稻农场”。

一到春耕时期,在田间地埂上,播种机轰鸣声打破往日的寂静,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水墨图,菜黄花、小黄牛、大黄蜂,不知是谁“打翻了”调色盘。

微风轻拂,建立农场负责人彭启启和戚建立,从清晨到傍晚在田间地头用巧手绘制了一幅“绣耕图”。

按下春耕快捷键,收获夏收致富果。

走进大山村,空气中弥散着稻谷的清香,放眼望去,满田尽披“黄金甲”,在时令的洗礼下,稻谷经历了拔节、抽穗等环节,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阵阵微风轻拂下沙沙作响,稻香扑鼻。

大地换色、稻米丰收,彭启启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稻田之中,幸福地忙碌着。

这是彭启启字典里的“幸福”,简简单单的春耕夏收就是她奋斗的目标。彭启启说:“在蓝天白云下,闻着土壤的气息,听着机器轰隆声,感受微风的触摸是我最享受的时刻。”

她是“宁波市双学双比能手”,是“慈溪市优秀农创客”,更是一位“农民演说家”。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农民演说家彭启启走进田间地头,在自己的农场,致敬劳动者、讲述自己的奋斗之路。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致敬劳动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慈溪农村的发展,用自己的奋斗故事激励创业青年。

彭启启,一名来自安徽省的85后慈溪媳妇,从幼儿园老师跨界农田创业者,在横河镇大山村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属于她的金色创业梦想。

在横河镇,建立水稻农场所拥有的农机设备最多、最齐全,近几年还被评为慈溪市十佳家庭农场、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

建立水稻农场连续四年举办了金色稻田游园会,邀请孩子们体验割稻、认识农机,了解从水稻加工成大米的过程。

彭启启积极参加爱心姐妹服务队,为困境家庭提供有机大米,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向慈溪市慈善总会捐赠优质大米300斤,用于横河镇的疫情防控与公益事业。

彭启启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两个故乡,第一个故乡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第二个故乡就是慈溪市横河镇,是我花费毕生心血奋斗的地方。”

提到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彭启启说,“我们的目标是多种粮、种好粮,让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为高质量发展的共富共美新慈溪,贡献我们的力量。”

责任编辑:周雪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