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潘再平:产业帮扶,造血助农的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2-05-18 13:37:1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辉 汪怡均 报道 通讯员 胡立琼)潘再平,胜山镇四灶村胜浦休闲农场场长,2017年获中国林业乡土专家、2017年获慈溪市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优秀会员、2018年获宁波市“优秀农产品经纪人”等称号;胜浦休闲农场为慈溪市残疾人扶贫基地、慈溪市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胜山镇低收入农户帮扶基地。潘再平于2022年被评为农业领域唯一的宁波好人。

潘再平通过胜山镇政府搭建的“造血式帮扶”助农平台,先后与当地60多名低收入农户和十余户残疾人家庭结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销路拓展、抱团采购等公益服务。

农业致富带头人,葡萄乡土专家

自2006年开始种植葡萄起,潘再平已经种了16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潘再平的葡萄大棚是全自动化种植大棚,限根、增温、控水、喷灌在这里都可以自动控制。把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再施以畜粪肥,在萌芽前每亩施复合肥,做好开沟、排水等日常管理,绿色生态的生产种植方式提升了葡萄品质。“创新”也是当代农民的必修课,目前市面上成熟的葡萄品种共约四五十个,潘再平在自己的实验基地里引进试栽,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其农场生产的葡萄在糖度、脆度、香味上远超市场其他葡萄,成为了消费者口中响当当的好东西。

低收入农户帮扶,倾囊相授

胜山镇,作为慈溪市首批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试点乡镇,仅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就有552户736人。为了更好地帮助低收入农户,潘再平着重加大帮扶对象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升他们的脱贫技能和致富素质。每年至少两次邀请技术人员来农场授课、指导,开展种植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帮扶对象一起听课,并根据需要增加培训内容。葡萄的关键生长期,他还安排农技师上门走访指导农户如何根据土壤和农作物特性合理施肥,在有效安全期内合理喷洒农药,并发放针对土壤和农作物特性的肥料。

为了让低收入农户们安心种好葡萄,潘再平还承担起了帮扶对象的葡萄销售任务。每到葡萄丰收季,他就通过合理价格上门收购、统一销售等方式,防止农产品滞销。这既减轻了农户的销售负担,也使得他们实现了自食其力。

输血造血,携手共富

潘再平的结对帮扶对象,从最初的一个两个,到现在的60多名低收入农户和十余户残疾人家庭;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有政府搭建“造血式帮扶”助农平台;帮扶对象的家庭平均年收入,也超过3万元,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陈阿叔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的妻子身患疾病,经常要到医院治疗,孩子因残疾无法工作。只种植了两三亩葡萄地的他,因为没有科学方法,果品品质低,销售收入也不高。当潘再平和他结对帮扶提供葡萄产业种植技术、销售帮助后,葡萄品质极大改善、年收入增加5万,改善了家庭生活。被帮扶农户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状态的例子,燃起了更多低收入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责任编辑:周雪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