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礼?不,是“滨滨有礼”!
“滨滨有礼”全域文明新实践是滨海经济开发区(龙山镇)围绕“浙江有礼”文明品牌推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将区镇的卡通形象“滨滨”和“浙江有礼”的“有礼”,通过谐音“彬彬有礼”结合起来,打造“滨滨有礼”文明品牌,开展“滨滨有礼·十礼”系列活动。
守护龙山红色根脉、共走红色研学之路的“敬有礼”,营造全民学礼氛围、推广优秀礼仪文化的“学有礼”,践行诚实守信美德、推进区镇诚信建设的“信有礼”,注重家庭美德建设、传承区镇优良家风的“亲有礼”,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倡导绿色文明出行的“行有礼”,结对共建互帮互助、营造浓厚志愿氛围的“帮有礼”,弘扬宴席节约之风、涵养区镇文明乡风的“仪有礼”,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构建健康网络生态的“网有礼”,开展餐饮“光盘”行动、提倡健康用餐方式的“餐有礼”,以及树立文明旅游风尚、共创文明观赛环境的“乐有礼”……
随着“滨滨有礼”全域文明新实践的开展,人人努力成为文明新风的践行者、代言人和受益者,文明有礼在区镇蔚然成风,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提供文明力量和精神动力。
理论宣讲凝聚“滨滨有礼”之魂
“时代楷模钱海军,立足平凡的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乡村“复兴少年宫”里,“滨滨有礼”宣讲团成员向孩子们科普时代楷模钱海军的事迹。
用接地气的话语,传递理论好声音。区镇创新成立多个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凝聚区镇有礼之魂,构建区镇有礼宣讲新阵地。
“滨滨有礼”亚运宣讲团以杭州亚运会为宣讲主题,在深入宣传亚运、全力迎接亚运的过程中,使“滨滨有礼·十礼”系列活动进一步落深落实。“共同富裕·青年说”伏龙宣讲团则以“共同富裕”为主题,围绕“滨滨有礼·十礼”系列活动发现身边共富故事,以小见大进行系列宣讲。
宣讲团共吸纳150余名成员,涵盖青年干部、青年教师、青年医护、青年网格员等群体,大家围绕“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等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所长,以多人小分队的形式,常态化深入文化礼堂、村社、企业、校园、街区等地开展宣讲活动,使宣讲活动与主流价值观密切融合,构建出线下有礼典型阵地。截至目前,宣讲团共宣讲60余场次,惠及12000余人。
志愿联盟营造“滨滨有礼”生态
志愿服务也能异地结亲?宁波市首个跨区域镇级志愿服务互助联盟——“龙山-芳村”共富共美志愿服务互助联盟,就走出了志愿服务的创新一步。
依托“山海协作”,该互助联盟通过资源共享、组织联络、清单互助等方式,推动两地在产业发展、青年关爱、公益互助、资源共享等领域加深合作,谱写“龙山-芳村”山海共富新图景。截至目前,区镇已有超过150人入驻志愿联盟,可提供法律咨询、互助扶贫、公益助学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内容,芳村镇也发动最美领跑志愿服务队、未来乡村发展团队等5个团队首批入驻。
异地结亲离不开线上互动。区镇组建“社会导师联盟”,通过视频连线、课程录制等形式,推出“家长课程超市”,将“亲有礼·家长学院”课程送到芳村镇,供当地家长自主选择,打造出线上学礼良好氛围。
携手志愿牵起共富共美山海情。区镇与芳村两地将日常志愿服务与主题志愿服务相结合,全方位凝聚志愿力量,不仅助推两地等志愿服务水平提质升级,更带动基层治理能力实现跃升,实现物质共富和精神共富并行,描绘携手做志愿、山海共相望的共富共美情。
系列活动推进“滨滨有礼”实践
文明,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区镇整合公共服务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复兴少年宫”、农家书屋等载体,持续开展“滨滨有礼·十礼”系列活动,以“滨滨有礼”为主题撬动万名群众齐参与、同分享、共代言。
十余场专题学习活动激发2300余名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掀起254个党组织的学习热潮;“有礼讲堂”之“百姓课堂”公益课程,开设13个基础班,进文化礼堂、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我们的村运”农村文化礼堂村运会,村民们在运动场上比拼,弘扬趣味运动、文明观赛新风尚;首届林汉达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推出9场读书主题活动,惠及50000余人,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百余场垃圾分类活动,提升垃圾分类意识,营造清洁卫生的人居环境。
在“滨滨有礼·十礼”系列活动的带动下,“有礼”观念深入人心,人人争当有礼代言人,人人乐享有礼发展成果。
特色文创打响“滨滨有礼”IP
为了使“滨滨有礼”更加深入人心,区镇依托区镇卡通代言形象“滨滨”,结合“浙江有礼”,衍生设计“滨滨有礼·十礼”卡通形象,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打造“滨滨有礼”IP品牌。
上架“滨滨来啦”“滨滨有礼”2套表情包,设计“疫情防控”“光瓶行动”“光盘行动”“学习有礼”等“滨滨有礼”系列主题海报,推出“滨滨有礼·餐有礼”公筷、“滨滨有礼·读书有礼”书签、“滨滨有礼·大美龙山”抱枕等10余款文创衍生品。
这些文创产品,进一步赋能打响“滨滨有礼”IP品牌,放大宣传集成效应,推动“有礼”遍地开花,形成了处处见礼、处处现文明的良好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周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