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海员的声音,远航的故事——上海海事大学这样庆祝世界海员日

上海海事大学世界海员日寄语
发布时间:2022-06-24 15:19: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薛莹报道)“Your voyage——then and now,share your journey”(远航——过去和现在,分享你的旅程故事)。在第十二个世界海员日来临之际,为响应世界海员日主题,更好地讲好中国航海故事,展示海员贡献风采,为建设海洋强国培养更多新生力量,上海海事大学特别邀请了学校海员教师、校友、毕业学子,分享他们的旅程故事及对行业的期许展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师龚慧佳

海员,作为蓝色国土的耕耘者,疫情期间的海上“逆行者”,为人类幸福和国家建设贡献着应有的力量。虽然海员是一个小群体,但是我们的天地却占据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三,日落与星空做伴,日升与海鸥同行。

十几年的航海生涯,弹指一挥间。我刚踏进航海院校时对未来的期许,并没有随着时间和压力的增加而被磨灭。相反,经历了一次次与困难以及和“海浪”的搏击,使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也坚定了我对实现自我理想的信念。在航海这条未尽的路上,有过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担任“雪龙号”机动驾驶员,分别参与了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和第31次南极考察任务,一年内横穿南极和北极。这些经历对我来说不仅难忘,而且十分的宝贵。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将会是我对学生们的“传承”。

今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是“远航——过去和现在,分享你的旅程故事”,我每一段的“旅程”经历着不同的“风景”,虽然青春不再,但又有什么关系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海员,需要的不仅是每年6月25日这一天的关注,更多的是人们长此以往对其所做出的工作价值的认可。

培养高端航海人才——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副教授吴建军

我在2021年参与驾驶“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任务,历时174天的南极征程,累计航行34000多海里(其中:穿越复杂冰区7200海里、横越太平洋10000海里)。坚持以严谨态度和专业知识,正视自然规律和航海实际,运用良好船艺和科学决策,保障船舶安全与应急响应。在科考征程中努力克服了大风浪环境中的严重晕船反应,极力调整受到高纬度、强磁场、长光照、变时差等严重干扰的作息节律。坚持教育和科研的创新与实践,呼吁船员权益保障;传播海上安全文化,科普船舶操纵技术;践行了航海教育工作者和极地科学研究者勇攀科学高峰的初心和使命。

极地航海的宝贵经历,激发了我科学探险思维的升级,立志淬炼成为中国极地青年科学家,研发新一代极地交通运输装备和技术。我将进一步传承优良传统,不断学习航海知识,勇担极地交通人才教育责任,为极地科考和极地运输提供可持续人才保障。

希望业界进一步加快先进航海技术,重视新时代航海教育发展,在提高船舶智能化水平和高端航海人才素质领域主动作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建设需求。

致追梦的航海人——上海海事大学2011年级轮机专业校友、上海海丰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轮机长陈达

迎着风向前行

我们已经一起走到这里

偶尔想起过去

点点滴滴如春风化做雨

……

凌晨,航行的海域气压比较低,没有雨,也没有风,让人感觉有些闷,不似昨日的清爽。下班回到房间,聆听着这一首张信哲的旋律,心情却好些,喝了一瓶冰镇“爽滑到底”,又冲了个澡,更感惬意。夜阑人静,天籁无声。此时此刻,打开叠满年龄的思绪,任其像夏日的海风一样扑面而来。

从11年前那个刚跨出大学校门,踏入航海生涯懵懂稚嫩的身影,到如今驾驭万吨巨轮驰骋远航,细细数来,个中记忆,别有一番回味 ……

时间飞逝,自2011年从上海海事大学毕业,进入海丰国际工作,从事轮机员已经十一个年头,从懵懂的实习机工到真正的航海人——轮机长;从青春年华的少年到两个孩子的爹,我们一直在追寻作为航海人的梦。扬帆起航,克服困难,坚毅负责,战胜孤独,因为远航的梦承载了太多。

   工作伊始,作为航海人是幸福的,就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可以环游世界,领略不一样的风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和职务的提升,我感觉身为航海人是无所不能的,任何时间,任何问题,我们必须都要通过自身所学去解决,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作为一名航海人的担当。

只有在珍惜里,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懂得感恩和珍惜不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获得事业成就和人生幸福的智慧,窗外景物飞逝,机缘轻触匆匆来匆匆去

且行且珍惜……

抛洒青春血,建功航海梦——上海海事大学1998级船舶驾驶专业校友、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船长王勇文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出了长江口到东海常会看到一条清晰的“江海线”,走近时不禁感叹:线的这边是家乡,线的那一边是希望!才发现原来我们正漫步在航海人生奋斗的道路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98年从学校船舶驾驶毕业,担任船舶驾驶员,在海上工作已有25余年。从匆匆少年变成了沧桑大叔,中间有苦有甜,但是从来都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航海男人的事业,尽显英雄本色。驾驭万吨巨轮,乘风破浪,穿梭在碧海蓝天之间。仰望天空有朵朵白云,俯瞰海面有朵朵浪花,承载着激情与梦想,驶向幸福的彼岸。这是我们海员生活的写照,航海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光荣的梦想。如今新冠疫情持续,海员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相信我们能一起携手并进,共渡难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以积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航海事业中,为实现我们共同的航海梦而努力。同时,也希望更多中国海员走出去,从海员大国走向海员强国,为我国航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员,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2018级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郭家鹏

在大学里听到最多的就是“At Sea for All”每每听到这句话,自豪感就油然而生。航运事业是一个浪漫的事业、是一个勇敢者的事业、是一个对素质素养要求更高的事业。而海员作为这个事业的基石,不仅需要课本上知识的沉淀,更多的是充实的实践经验,敏感而又快捷的反应能力,聪明的智慧和与人为善的沟通技巧。同时,海员还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还记得大四驾驶台模拟实操的时候,面对逼真的环境和各种船舶对遇局面,突然感觉自己腿脚有些发软。直到模拟训练完成时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这才明白,原来海员这个职业,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你肩负着船舶上十余人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希望在我未来的航海生涯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锲而不舍的去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责任,用自己的热情点燃未来,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海运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这句话一直用来激励自己,也送给航运工作者们。希望大家守得住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顺利!

跨越大海,逐梦深蓝——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2018级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李宛霖

回望在学校的四年是丰富且意义非凡的四年。航海类专业的学习,使我了解并接触到了海员这一行业。在校的每一堂专业理论课,每一次实操课的设备操作,都为我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消防、急救、求生等具有海员特色的课程,极大地激发着我的兴趣,使我对海员这个神秘的行业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向往那无边无际的海洋和碧浪惊涛。

在大学毕业季,我如愿加入了船员公司,即将成为海员大家族的一名新成员。入职后的各种海员培训也让我认识到,走出学校成为海员,面临的将是更多的责任、更复杂的工作、更专业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海员的伟大,期待自己登上巨轮的那一天,航行在大洋中,沉着冷静的操控着那个钢铁巨兽,在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去寻找那些诗与远方。

现在的海员行业对许多人已不再陌生,随着船上网络的普及,使更多人了解到海员的日常生活。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船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船上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我相信随着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海员的薪资待遇会更好,海员队伍也会越来越壮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海员这个大家庭里,一起跨越大海、逐梦深蓝。

责任编辑:薛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