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孔令立与兰溪市女埠乡村振兴村干部考察团交流并赠送《论语》读本

发布时间:2023-07-11 17:10:1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薛俊棋 刘娟报道)7月9日下午,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孔子第七十六世嫡长孙孔令立与到访的兰溪市女埠乡村振兴村干部考察团围绕乡村工作开展、农村经济振兴以及《论语》学习进行深刻而又广泛的交流。交流结束后,孔令立以《论语》读本相赠,并勉励努力学好《论语》,践行《论语》。

“君子不器” 做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

当天下午,兰溪市女埠乡村振兴村干部考察团一行13人,参观了孔氏南宗家庙,并在后花园有朋堂拜访了孔令立。在交流过程中,孔令立表示,基层干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线工作者、是中坚力量。他们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工作,往往承担较大的压力。但是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基层干部要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座谈会现场,多位考察团成员主动向孔令立请教《论语》章句的理解。有人请教《论语》中“君子不器”的理解时,孔令立解释道:“君子不器,意思就是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不仅仅受限于某一方面。这跟基层干部是一个道理,从事乡镇和村级的工作,能力不能仅限于某一领域。”孔令立说,作为基层干部,都要争取往复合型人才靠拢,多方位、多领域的践行责任担当,做到乡村振兴的建设者,群众百姓的带领者。

“天下为公” 诠释命运共同体和文化自信

从谈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

“《大同篇》里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谈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孔令立说,《大同篇》全文107个字就像是老祖宗几千年给后人遗留的考卷,从先人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到如今的防盗门、指纹锁和人脸识别,先辈的考卷在时刻警醒人们文化复兴的重要性。

文化复兴的前提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要促进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孔令立说,《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论语》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其核心力量就是教化人们如何做人。半部论语治天下,熟读《论语》,就是在一个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的过程,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去学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在座谈交流的最后,孔令立表示,随着儒家文化的进一步推广,他坚信儒家思想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人民所认同,在未来他们会记住中国有两座城市,一座在曲阜,一座在衢州。

本次座谈会上,掌声阵阵。兰溪市女埠镇上新屋村书记童伟荣表示,这次衢州之行感受到了衢州厚重的南孔文化。尤其听过孔令立先生的一席话,收获巨大。

责任编辑:薛俊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