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勇 报道 通讯员 江连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及浙江省委高度重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乡村建好用好村级文化礼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村级文化礼堂浓缩着一个村庄的往史,记录着一个乡村的现在,也寄托着一个乡村的未来,是收藏保护和开发利用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展示村情村貌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承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平台。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村史馆、文化礼堂建设。”浙江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支持建设村级文化礼堂,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建好用好乡村文化礼堂,发挥其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新时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礼堂以其独有的属性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礼堂留存着乡愁,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情感属性的场所。文化礼堂用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件件物品讲述历史,那些故事和“老物件”的背后,往往有着一段难忘的故事,不仅记录着乡村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包含着普通老百姓的记忆。可以说,文化礼堂既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见证,又是后人了解村史、寻根溯源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礼堂是传承历史文化、承载浓浓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阵地,可以成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新高地。
党中央指出,“乡士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芫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新时代十多年来,广大乡村地区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着力打造一批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家风家训、历史典故、环境变化,乡贤名人为主题的文化礼堂精品,努力把文化礼堂建成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不过,在各地乡村与乡村之间的文化礼堂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有的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还存在定位不清晰,三言两语把村史讲完,特色不突出、功能发挥弱等问题。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文化礼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应在多方面的信息上下功夫。
一是要理清定位,发挥文化礼堂就村史、资政,育人功能,人文变化、生产生活变化、环境变化。文化礼堂建设的定位要准确,要接地气、聚人气、更好发挥功能作用。首先村文化礼堂的本质要坚定“史”字,要紧紧围绕“史”的特性,坚持尊重历史,注重梳理乡村历史。其次,文化礼堂应源于百姓。文化礼堂要通过挖掘村史,充分展现丰富的乡村文化,民文文化,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创业历程,激发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只有理清文化礼堂的定位,才能真正因地制宜,结合乡村特色,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建好文化礼堂;才能不断发挥文化礼堂的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充分体现文化礼堂延续乡村文脉,保护乡村文化形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作用。
二是深耕内容,展示文化礼堂的地方特性。文化礼堂建设应因地制宜,突出乡村地方个性特色,避免“村村一模样”,要充分展示所属乡村的独特气质。无论是规模、款式,还是内容、展陈,都不必追求整齐划一,不应千篇一律。要深挖内容,结合非遗、名人与企业文化让每一个文化礼堂都能充分展示所在乡村的历史沿革,村容村貌、人文特色,生活变迁,风俗风情,村民饮食,乡土特产、名人贤士,传说典故,奇特景观等。全面反映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特别要生动反映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变化和成就。各地文化礼堂建设要在提升乡土味上多下功夫,用群众视角深度挖掘具有本村特色的历史。用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乡村的发展变化,让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三是要创新形式,拓宽文化礼堂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文化礼堂要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特性,关键在于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常年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打造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与村党群活动中心、党员干部电教中心、农家书屋等整合功能,发挥各自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举办文艺演出、时事讲座,特色展览等,积极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可利用信息数字技术,建设数字文化礼堂,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水平,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村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特色场所与重要场所。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