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印发的《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十四五”规划期间,浙江全省计划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今年年初,乡村博物馆建设被列入浙江省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年内全省将建设乡村博物馆不少于400家。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博物馆形态,乡村博物馆一经提出,就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文化共富,打造高品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有力抓手。
以前,对于许多农村观众来说,博物馆像是“镜中花、水中月”,有种高不企及的感觉,进入博物馆有一段很遥远的心理距离。而新出炉的乡村博物馆是文化惠民、精神共富和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探索。按照《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乡村博物馆是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位于乡村范围内,向公众开放,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等功能。乡村博物馆是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种探索途径,建设乡村博物馆是留住乡村文化之根的一条好路子。因此,平湖近年来对乡村博物馆建设经过一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实践与思考中有一些体会,着重在以下五点。
一、乡村博物馆建设情况
一是做好规划。平湖市成立了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导小组,制订了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博物馆建设的规划。2022年,平湖市计划建成11家乡村博物馆,在全省县市级层面处于前列。2023年,我市还要新打造9家乡村博物馆。通过有计划地推动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形成良好建设氛围。现在有很多企业家、村社区和个人向文物主管部门咨询乡村博物馆设立的条件,主动提出建设乡村博物馆的目标。可以说,平湖市在建设乡村博物馆上,走在前面,赢得了足够的社会支持。二是做好指导。平湖市成立了以文旅局牵头,多行业专家参与的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导小组,理顺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好“专家库”队伍,主动为乡村博物馆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及时解疑答惑,践行“三服务”的理念,着力推动乡村博物馆的建设。三是加强培训。召开乡村博物馆建设培训交流会,邀请嘉兴市文物局汪红星处长授课,通过集体培训、现场指导教学、观摩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乡村博物馆建设的认知。四是加快推进。定期组织在建和已建成的乡村博物馆召开建设进度推进交流会,分享彼此的经验做法,借鉴做得好的地方,交流探讨容易踩坑的环节和弱点,力求做出特色和亮点。及时把脉问症,找准乡村博物馆建设的重点。五是出台政策。今年3月出台的《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湖市加快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明确,对被评定星级的乡村博物馆给予一星级5万元、二星级10万元、三星级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并通过评比“平湖最美乡村博物馆”活动,深入挖掘,抓住牛鼻子,找准乡村博物馆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关于乡村博物馆制度建设,平湖市文旅局为全市所有乡村博物馆建立统一标识,设立服务公告牌,向社会公告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并在各乡村博物馆建设中,就“陈列展览、开放服务、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给予全流程指导,同时组织国有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与乡村博物馆开展结对帮扶。各乡村博物馆也将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印发的《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落实管理制度和必要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管理。
二、乡村博物馆建设实践
乡村博物馆“立足乡村,服务农村,融入乡村人民的生活”,是真正展示乡村文化、活跃民间交流、树立文化自信的平台,它既为村民提供文化服务,也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然而建什么样的乡村博物馆?怎么建?如何运营?这些在乡村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是大家普遍困惑的问题。大众对于博物馆的印象都是“高大上”——厚重的历史感,精致的展陈手段,与我们生活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感。其实不然,乡村博物馆可以理解为乡村文化礼堂的升级版,把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提炼和集中展示,通过“以物见人”的展示方式来让更多人了解地方文化,让文物说话。乡村博物馆要解决“进得来、留得下、记得住”的问题。
如何建设乡村博物馆?我们要把握定位,从“小切口”入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找准乡村博物馆的八个“依托”:一是依托当地的产业特色,建造与之相关的博物馆、纪念馆、展示馆。这些产业,既可以是“高精特新”的优势产业,又可以是当地特色的传统产业。例如平湖的服装、箱包、童车、食品、航天、汽车、光机电等都可以建造博物馆。
二是依托当地的非遗文化。非遗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等级、层次,非遗名录库中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挖掘。通过梳理好当地标识性的文化符号,例如平湖的钹子书、糟蛋、平湖派琵琶、杜经布等,寻找最契合的文化元素建造乡村博物馆。
三是依托民间的专业收藏力量。平湖民间有热爱收藏的传统,且有一支专业的民间收藏家队伍,如有的藏家收藏书画、相机,有的收藏打火机、家具、手机、酒壶、车模等。
四是依托文化特色。利用节日和民俗风情,例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或者剪纸、农民画、摇快船等民俗,建设民俗风情馆。
五是依托名人乡贤。有文化名人,也有其他例如老中医、武术世家、桥梁世家、音乐世家等在专业领域的能人。比如平湖曹桥建成桥文化记忆展示馆,七代人造桥传承技艺,可利用其深厚的背景故事塑造一个博物馆,以此传播该特色文化。
六是依托工匠,例如木雕、圆木、铁器、铜器、竹编等。
七是依托科普教育,例如赵家桥航天科技馆、平湖的虫草博物馆、独山港镇临港能源的垃圾环保处理科教馆等。
八是依托红色资源。例如平湖的红色转角湾,是平湖境内第一位共产党员和平湖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平湖新仓杉青港村建立的许明清烈士纪念馆、九里亭红色民间展览馆等。新时代的乡村博物馆建设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做好结合的文章。
除了以上八个角度的思考,还有其他例如名土特产、文化故事等方面,内容包罗万象,围绕“找准一个主题,深挖地域文化”,打开更多的思路。此外,建馆还需考虑三个关键因素,即“三个有”:有特色、有物件、有具体的展陈设计。
三、平湖乡村博物馆建设思考
随着各地乡村博物馆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和经验教训的总结积累,今后的乡村博物馆将逐渐实现迭代升级,乡村博物馆建设也将更科学,标准和规范将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我想,今后一个合格的乡村博物馆一定要落实“五个要求”,掌握好“五个度”,践行好“五个标准”。以“五化”、“五有”的目标,向更专更优方面提升。
一是五个要求:
一要有鲜明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布置展陈。展览的内容要仔细甄别,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要大胆舍弃,展览确定的主线副线和逻辑关系要清楚明了。
二要以“物”证事,以“物”说史。展览不能只使用文字和图片,一定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这也是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核心要求。
三要有适度的展陈设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的展陈,不能只是孤零零的将文物一摆了事,将图片简单的挂在墙上。文物如何展陈、照片如何挂放、灯光如何设计、游线如何组织,这些都需要专业设计,可以找专业公司来承担。
四要有必要配套设施。乡村博物馆有人来参观,他的目标受众人群既有所在地的村民,又有城里来的上班族和学生群体,还有外地来的游客。他们出行的手段,有汽车、电瓶车,以后还可能会有房车,所以乡村博物馆周边一定要有充足的停车场、残碍设施、卫生间、垃圾桶等,以人为本,满足观众的基本的需求。
五要文旅融合。乡村博物馆是串联乡村特色资源和普通市民的载体,它天然地与乡村旅游有关,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契合,所以我们在乡村博物馆选址、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提前考虑、统筹谋划、精心设计,避免建了白建、建了不用,建了没特色,建了不开门。
二是五个“度”:
一要有温度。乡村博物馆要有文化情怀,要接地气,雅俗共赏、主客共享,要吸得住人、留得下客,要让游客引起共鸣。
二要有高度。乡村博物馆这项工作总体上由政府主导,专业推动,它一经提出就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文化赋能的高度为宗旨,所以要“讲政治,讲思想,讲原则”,不得随便随意,也马虎将就不得。
三要有深度。要切口小、展示精、有特色,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
四要有力度。总体上有规划,年度上有计划,推进上要细化,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专业团队和专家的人才保障,必要的资金补助,综合发力,将这项工作落实、做好。
五要讲进度。对于已经确定的建设目标,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和工作环节,纳入每年的考核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文旅项目来抓紧抓实。
三是五个“标”:
一要落实标准,按照《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取推进工作。
二要设置标识,公路沿线要设置必要的标识指南,在主要的地图软件上都要能找得到。
三要有标配,周边要有游客中心,纳入旅游和研学线路,有一定的互动体验设施,增强参与性和娱乐性。
四要有标价,店内的商品和文创产品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五要有标兵,建设一批示范馆、标兵馆,让大家看到标准模版,找准参照物,有明确建设方向和参考。
四是五个“化”:
一要乡土化。接地气,要有地域性,更要有辨识度;
二要专题化。主题鲜明,特色鲜明,还要有社会教育的功能;
三要人文化。要思想健康,要有人文精神、文化内涵;
四要人本化。以人为本,要考虑老百姓“进得来,看得懂,记得住”。
五要艺术化。要具有设计感,艺术性,要吸引人,尤其青少年儿童,要适合他们研学旅行。
五是五个“有”:
一要有规划。要有整体的规划和计划;
二要有队伍。有专业的专家建设队伍;
三要有政策。补助、评级、奖励等政策;
四要有目标。五年建几个,三年建几个,每年推进的计划是怎么样,需要有明确目标;
五要有措施。专家团队指导措施,结对措施,每年进行一到两次的交流,建立志愿者队伍,培训专业讲解员。
此外,乡村博物馆也需结合数字化改革,利用多媒体互动来丰富展陈,吸引观众。在建设中还需秉承“有中升优,无中生有,点石成金,接二连三,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精神,不断优化。建设乡村博物馆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体现。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探索,乡村博物馆既是博物馆理论的实践,也是理论的检验与升华,引导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最终形成独具中国恃色的博物馆体系。
建设乡村博物馆应“有情节、有情怀、有情感”去做。乡村博物馆要围绕故事来建,目的是让乡村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让乡村博物馆成为“可看、可讲、可学、可研、可思、可玩、可游、可购”的景点和文化标志。让民间的老物件擦掉灰尘,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点亮百姓生活,成为让“艺术点亮乡村”,“用文化留住乡愁”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文旅赋能,用艺术点亮乡村,用文物激活生活。
(文:平湖市文化与旅游体育局倪琦根)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