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正逢梅雨时节,浙江温岭的石塘镇内小雨淅淅沥沥。有些沸沸扬扬。
“我们里箬环境宜人,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被人称为“世外桃源”,但文旅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石塘镇里箬村的会议室里,里箬村党支部书记陈恩祥不无感叹。
他的话,引发了在场村干部的共鸣。
为此,仿佛和着窗外的雨声般,小小的会议室里,顿时沸沸扬扬起来。
“省里这次这么重视我们,特地给我们派了省级文化特派员,是鼓励,也是转机。”陈恩祥话锋一转,朝对面的文化特派员朱海伟看过去,“希望我们能抓住机遇,迎来村庄蜕变。”
资源丰富,却仍“待字闺中”
明朝年间,一支陈氏船队浩浩荡荡,从福建泉州惠安出发,沿东南沿海一路北上。途经石塘,发现一处土地平旷,水井天成,因三面环海,位于箬山的内侧,因此将之命名为“里箬”,并在此安家落户。
人口迁徙,迁的不只是人,如影随形而至的还有扎根在血脉里的风俗、文化。里箬村因此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遗风,村民在语言、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都保留着浓郁的闽南特色。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石屋成群,沿途巷弄纵横交错,相互联通。石屋群中,省级文保单位陈和隆旧宅建造精美,内设花园、碉楼、旭升楼等建筑,极具渔区特色。大奏鼓被誉为“中国渔村第一舞”,和七夕小人节一道,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如此,但和仅数百米之隔的网红景点小箬相比,里箬村却仍像是“待字闺中”一般,游客不多。
村里也想过很多办法,但始终不见成效。为此,村干部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文旅发展不起来,就没法留住年轻人,很多年轻人都到外面去工作了。”陈恩祥叹气道,“村中大多是留守老人,想要发展文旅,也无人可用。”
一切,好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初来乍到”,却是“故人重逢”
对于朱海伟来说,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派驻进里箬村,并非初来乍到,更像是“故人重逢”。在担任浙江日报记者之前,他是温岭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以前经常到里箬村采访,对于村里多少也了解一些。”
但与采访不同,这次派驻进村后,“有了更多归属感,在村里和阿伯阿嬷打招呼的时候,觉得我就是里箬村人,应该为村里作出自己的贡献。”朱海伟如是说道。
为此,他花了几天时间,在村里进行了调研。
“主要矛盾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里箬村知名度不高,在网络平台上曝光度不够;另外一方面,还是涉及文保单位,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个棘手的难题。”
他的这番剖析,村干部们颇为赞同。
“所以,破局的关键,也得找准脉搏,从这两方面下手。”朱海伟继续说道,“现在是Z世代,年轻人是旅游的主力军,我们里箬村也得对症下药。”
吸引游客,给返乡年轻人一个更好的“奔头”
话闸一开,村干部们仿佛打开了新思路,转瞬间,村里很多新奇好玩的民俗,便一个接着一个蹦出。
“泉州蟳浦有簪花,其实我们从闽南迁徙过来,老一辈人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簪花的传统,而且有别于泉州簪花,自成特色。”一名村干部立即联想起来。
“村里一些老人还会手工制作纯天然洗发液,涂抹在头发上,特别柔顺,也特别闪亮。”又有村干部说道。
在汇集了一系列内容后,朱海伟萌生了一个新想法:“可以整合村里新奇有趣的点,比如簪花手法、纯天然洗发液、敲鱼面、大奏鼓等,拍摄系列短视频,加大里箬村在网络上的曝光度,从而提升我们村的知名度。”
在此基础上,里箬村还可以经常性举办民俗活动,以增强吸引力,实现稳定客流。
另外,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文化资源,“可以和研学机构合作,让更多人走进里箬、了解里箬、传播里箬。”
“游客多了,能给年轻人一个‘好奔头’,吸引在外的里箬年轻人返乡创业,村里也能够更具活力。”有村干部已经畅想起美好新篇章。
但有了新计划,具体的落地,需要解决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文保与开发问题,又比如招商引资问题。
“共同努力。”畅谈结束,陈恩祥拉着朱海伟的手,一起许下了诺言。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