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浙江:聚焦就医改善,共绘患者体验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6-26 10:25:2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伟民报道)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2024年“健康浙里行”媒体采风宣传活动,本次主题聚焦“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中国报道网同来自中央、省级等20余家新闻媒体的同行们一起,前往杭州、温州两地多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实地采访调研,亲身感受浙江省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先发优势,把“智慧医疗”贯穿于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全流程,用“机器跑”“数据跑”“网上跑”代替患者跑,有效构建了全程一体、协同高效、连续闭环的诊疗服务新模式。

全程管理与服务 ,尽可能减少癌症患者痛苦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30%~50%的肿瘤患者经历中到重度疼痛,晚期肿瘤中因疼痛影响生活的比例高达75%~90%。控制疼痛能极大的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浙江省肿瘤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癌痛规范化诊疗,多措并举改善癌痛患者医疗服务。

朱滔副院长介绍说,医院基于区块链建立癌痛诊疗过程信息管控路径,涵盖疼痛筛查、疼痛评估、知情同意、个体化药物治疗、病程记录书写、疼痛随访等癌痛诊疗全过程的管理,实现了优化诊疗流程,保障癌痛全过程治疗的规范性。同时,开展癌痛多学科协作,组建癌痛多学科管理团队,包括医师、护士、药师,涵盖肿瘤、疼痛、麻醉、介入、心理学、护理、临床药学等相关学科,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治疗方案,优化疼痛综合干预与管理。

据了解,该院随癌痛治疗需求变化,及时更新镇痛药物配备及管理,在省内率先引进美沙酮、氢吗啡酮、艾司氯胺酮等镇痛药物完善治疗体系。为减轻癌痛治疗不良反应,坚持中西药并重,以理气药、活血药、燥湿化痰药为主配伍而成的中药协定方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癌痛治疗伴随的恶心呕吐、失眠、心悸、便秘等副反应。每年有2500余例患者接受中医药外治诊疗技术防治癌痛及并发症。

院内急救eCART平台,跑出生命加速度

传统院内急救流程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团队等资源调动效率低下、手续繁琐等问题,导致急救反应时间延长,增加患者救治风险与预后。传统的纸质急救记录需要手工整理和存档,容易出现遗漏和数据管理不准确,无法进行精准急救质量监测与质控。

浙江省人民医院为进一步加快完善医院内部医疗救治体系结构,缩短应急救治半径,减少急救反应时间,主导开发了eCART院内急救一键呼叫软件,能在最短时间将指令传达到每一位急救队员。与此同时由院内重点科室骨干组建了一支医院心跳骤停快速反应团队(Cardiac Arrest Rapid Response Team CART),CART急救团队主要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资深专家和护理责任组长组成,定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和考核。

据该院医务部副主任周育成介绍,eCART平台加速了院内急救流程,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急救的响应速度。通过传统的呼叫方式,急救队成员接到急救任务平均耗时3分钟,使用eCART软件后,急救队成员接到任务平均耗时15秒,任务传达效率提升91.6%。

创新MDT模式与床位统筹,破解住院难题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肿瘤、心脑血管、老年等重大疾病优质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医学前沿进展日新月异,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显现,传统专科各自为战的诊疗模式,很难为患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专门成立MDT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党委书记亲任委员会主任,加大专职人员配备,大力推进高效多元的多学科诊疗工作机制(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据医务部主任助理金丹介绍,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深化门诊MDT的路径与服务。各科资深专家按病种组建MDT团队,并在号源平台推出MDT号源。病种聚焦公众健康需求最迫切的领域、门诊患者普遍存在疑惑的诊疗领域以及儿童肝病罕见病、疑难罕见心脏病等罕见病领域,门诊患者可通过号源平台自主预约获得MDT服务。并且,诊间医生也可为有需要的患者即时发起MDT,工作人员按排班即时召集,让专家团队围绕患者跑。从根本上扭转门诊疑难病患者“多科辗转、低质低效”的传统门诊体验,大幅提升门诊患者诊治效能。

截止目前,全院门诊MDT病种145个、每周号源数量600个,2023年度全院开展MDT3.8万余例次,多院区的远程联动,让患者无论身处哪个院区,都能获得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医院疑难病诊治能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年均接诊及收治罕见病患者2万余例次,门诊MDT患者平均满意度达到95%。

“患”位思考,打造医疗服务“创新联合体”

温医大附一院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地区近3000万人口,年门诊量达586.3万人,日门诊量达2.5万人次。医院体量大,就诊患者多,在传统的门诊模式中,患者需要经历预约挂号、签到、就诊、预约检查、取药、取报告和复诊等7个环节,顺利的情况下,需要至少2-3小时。遇到检查不能当天完成,还需要再多跑一次。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复诊是科学诊疗的重要一环,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多次跑医院、就诊时间比较长、排队等待等问题困扰着不少患者。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温医大附一院敢为人先,于2022年7月推出“预就诊”模式,通过医生线上开单、医保智慧结算、检查“智慧预约”、检后出具“云报告”、在报告界面“匹配复诊号源”,实现了流程再造,让复诊患者只用跑一次甚至不用跑,即除了检查检验需要来一次医院,其他环节都通过互联网门诊来实现,比如报告的解读和药物的开具和快递。

据温医大附一院门诊部主任徐卫介绍,目前该院每日活跃在网络的医师涵盖45个临床专科,超300名专科医师,其中高级职称专家占比达48.5%。日均就诊人数为1200人次,按2-4 小时/人的出行计算,日均节省患者就诊时间2400-4800小时。

多年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创新,从2018年实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到“浙医互认”“浙里急救”“浙里护理”等数字化改革应用,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不断迭代升级,新举措、新气象、新变化层出不穷,切实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