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是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减少犯罪的前沿阵地。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圣地——良渚古城遗址所在地,辖区面积128.8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社)、11.6万人。近年来,瓶窑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践行不忘初心诺言,不断诠释着“司法为民”内涵。
在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上善作为
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司法局瓶窑司法所所长朱强透露,瓶窑司法所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实质调解理念,在探索中建立起以镇“及时雨”24小时矛调团队上门急诊,“瓶安(老头子)调解工作室”金牌资深调解员驻点坐诊,法律顾问、法官等专家会诊的矛盾纠纷化解“三诊”模式。2024年建立调委会25个,调解员107名,累计调解邻里、土地等矛盾纠纷案件950余件,调解成功率100%,同时在全镇设立21个公共法律服务点、1个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覆盖城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警调、诉调、政调、访调联动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
司法所与当地派出所联动,将辖区进行网格划分服务为民,针对性解决群众法律需求。
瓶窑镇一名网格员在日常巡逻时发现,某合作社负责人与送货司机因未按约定时间送货发生激烈争执。在安抚双方情绪并调解后,发现内情复杂,经专业调解员及派出所介入,发现送货司机涉嫌诈骗,被依法刑事拘留。但针对合作社的货款,调解员及时联系司机家属,以“调前普法、调中释法、调后引导合理维权”方式,经数日攻坚予以妥善解决。事后合作社还专程为司法所送来“心牵百姓办实事 情系司法显正义”的锦旗。
司法所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
在拓宽社区矫正帮扶路径上下功夫
据浙江省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民警张增富介绍,瓶窑司法所坚持把“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理念贯穿到社区矫正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全过程。注重发挥教育功能,在社区矫正对象报道日,就开展针对性个别谈话,并引导谈感想上好“第一课”。针对帮信罪和赌博罪,专门制做“外借银行卡或身份证·当心触犯刑法、参与赌博·害人又害己”等动漫视频。设计只有工作人员查看的微信小程序,通过社区矫正对象“接龙”叙述每月“心里话”等形式,帮助提高其自我矫正自觉性。近年来未发生一起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及重新违法犯罪案件。
司法所到村(社)区与当地干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社区矫正对象赵某,与妻子从外省到瓶窑镇务工,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案发后其脾气暴躁、家庭矛盾不断升级,造成妻子离家出走并留下两个孩子,父母在老家年迈体弱,各种压力使其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针对情况,司法所立即拟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临时救助措施后,推荐赵某发挥专长就业以缓解困难,并及时安排心理咨询师,通过实地查访等环节进行疏导,帮助改善夫妻关系、树立矫正信心,使其走上了人生正轨。
在推动普法宣传多元落地上有实招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盛相洋告诉记者,着眼于群众急需急盼的法律需求,司法所充分发挥直接面对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辖区网格划分为城镇、农村、山区、企业四大类,优化“普法菜单”,建立“瓶窑镇普法志愿者队伍”,实施“惠企便民”法律服务“接地气”工程,会同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900余场次,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会同村级党委采用线下“圆桌会”等形式开展村规民约修订,联合镇信访部门对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系列讲座6场次,村社骨干300余人,同时通过向辖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点单式、贴近式”法律服务等因地制宜普法,引导全镇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多亏了你们,要不然哥们几个可能就要在班房里过年了,感谢你们……”瓶窑镇某村民激动地对司法所同志说到。10月的一天,司法所工作人员胡宏亮下班后遇到某村主任反映有两户村民因房屋建设地界问题,已闹到要械斗的边缘。他听完就直奔村民家中,了解情况、询问搭脉,用法律知识晓之以理,用“三尺巷”等典故动之以情。经多日耐心讲解及案例警示等工作,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全镇有综合商店或超市480余家、中小学幼儿园14所,在胡宏亮心中有一张全镇普法的坐标图。
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重点时段集体教育。
瓶窑司法所坚持用踏实前行的脚步丈量着全镇群众知法与守法的距离,他们以真情、执着继续描绘着法治画卷……(焦峰华)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