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特殊的“年味”叫坚守,万家灯火的背后,是他们,负重前行。
有一句温馨的话语叫“我在”,无助害怕的时候,是他们,陪伴身旁。
归家、团聚,或许是常人吹响的新春号角;坚守、忙碌,却是天医人贯穿始终的春节旋律!
从除夕至正月初七,天台县人民医院共服务门急诊患者18902人次,其中服务急诊患者4282人次;服务入院患者980人次;完成各类手术197台,其中除夕27台;120急救中心共接急救任务389次……这个春节,天医人们用“敬业心”,报以患者“健康福”;以“舍”小家来“护”大家。他们用“守”,书写了最美年味!
急诊科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守岁”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万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日子。然而,在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紧张忙碌的氛围与平日并无二致。救护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步履匆匆,穿梭于诊室、抢救室和病房之间,仿佛与外面的节日氛围隔绝开来。抢救室内,灯光通明,医护人员正争分夺秒地对一名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的病人进行紧急救治。心电图机的滴滴声、医生的指令声、护士的忙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紧张而有序的“生命交响曲”。而另一边,一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正痛苦地呻吟着。EICU应急医生一边安抚病人的情绪,一边熟练地为其进行检查和处理,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误,毫不拖泥带水。
急诊科主任谭明明介绍,春节期间,急诊科日均接诊量在500至540人次之间,最高的一天达到550人次,其中危重病人占比较大,以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等疾病为主。为确保节日期间急诊工作正常运转,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医务科就做了应急人员调配预案,发热急诊过年期间照常开设,急诊科也加强了人员配备,全力保障患者救治需求。“春节期间,大家聚餐多,饮食睡眠不规律,容易引发消化道疾病;再加上冬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谭明明一边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一边解释道。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依然专注。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她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在这个万家团圆的节日里,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用坚守和奉献,守护着百姓的健康,成为节日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他们忙碌的身影,是春节里最美的“敬业福”。
产科“金蛇宝宝”喜闹新春
正月初一喜气洋洋,天医产房也热闹非凡!有这样一群人,共同为迎接一份特殊的幸福而相守相依、共同努力。随着一声声哇哇啼哭,早上8:57,产科迎来了首位降生的新春“蛇”宝宝!小家伙在襁褓中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挥舞着双手,仿佛在向这个世界问好、在向家人拜年,像极了新年里的小精灵。他出现的那一刻便萌化了产房门口翘首期盼的家人们,爸爸妈妈及其亲属脸上的笑意再也没有浅下去。
宝妈说:“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宝爸说:“非常激动,感觉充满了责任感。”“为迎接新春宝宝的到来,我们依照历年传统,早早便准备了一套红色衣袜和代表属相的小蛇玩偶,衣服上金色“福”字图案更代表了医院对宝宝衷心的祝福。”护士长梁桂飞表示。春节期间,产科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新年的喜悦和祝福。门口红色对联中写到的“妙手仁心”与“双手捧出万家喜”,是医护人员的最佳写照,更是对孕产妇家庭的深深祝福。据了解,整个春节期间,天医产科共迎来42个新春宝宝,其中还有2对萌萌的双胞胎宝宝。医护人员们用他们的专业和热情,为孕产妇及其家人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愿望!在这里,每一个笑容都值得被珍藏,每一份祝福都值得被传递!愿每一个宝宝都茁壮成长,每一个家庭都和乐融融!
120急救中心铃声为伴,救护为命
一根电话线连接生命的通道,一辆辆救护车穿梭在大街小巷。24小时坚守,使命必达,这是120急救人员的日常。他们的春节,与急救铃声相伴,与飞驰的救护车相守。除夕夜,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刻,食堂早早将餐食送到120值班办公室。然而,对于急救人员来说,一顿完整的年夜饭几乎是奢望。120急救中心调度室内灯火通明,电话声此起彼伏,键盘敲击声急促有力,对讲机里实时汇报着出车情况,大屏幕上滚动着分站派车信息。休息没多久的急救员刚拿起筷子,急救铃声便再次响起,他们立即放下碗筷,迅速出车。迎着刺骨的寒风,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驾驶员在一辆救护车里,穿梭在山村、街道之间,义无反顾地前行,像是一道希望的闪电,划破冬日的寂静,带给患者生的希望。每年除夕,急救队员都得出诊几十趟,一顿饭要吃上好几遍,最后累得毫无胃口。他们不是在出诊的路上,就是在目的地紧张地开展院前抢救,或在医院与急诊科医护人员交接患者……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吃着微波炉反复加热的饭菜时,才想起给家人打个电话,拜个年。
这支团队实行24小时工作制,全年无休,负责天台县40多万常住人口的院前急救工作,日均接听上百个电话。据统计,1月26日至2月4日春节期间,天台县120急救中心共接到急救任务389次,病种多为心脑血管疾病、交通事故、酒精中毒等。接电派车、出车急救、转送救治……循环往复。春节坚守“医”线的他们以岗位为家,以职责为重,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安康,用“不回家”,换患者“早回家”,用坚守和付出,为病患带来希望和温暖。
骨科用医术点亮希望之光
大年三十,71岁的罗大娘(化名)不慎从高处摔落,髋部着地,疼痛难忍,家人紧急将她送到天台县人民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股骨颈骨折。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骨科副主任庞帮镭立即组织团队制定手术方案,并亲自带队为罗大娘实施了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罗大娘疼痛迅速缓解,活动能力逐渐恢复,第二天便能下地行走。新春佳节之际,当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与团聚中时,天台县人民医院骨科却依然忙碌异常、灯火通明。病房里,护士们细心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情况,帮助翻身,指导术后康复训练;医生们则24小时待命,随时处理突发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治疗到饮食指导到功能锻炼,他们事无巨细地照顾每一位患者。
春节期间,天医骨科门诊共接诊1500余位因节日期间不慎受伤或旧疾复发的患者,其中住院收治手术60余人次。面对这些急需救治的患者,骨科医护人员迅速响应,以专业的技能和高效的协作,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为了确保春节期间骨科工作的正常运转,科室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值班安排,并加强了应急准备,确保24小时不间断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庞帮镭主任率先垂范,曾连续48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整个春节假期,他只给自己安排了半天的休息时间。同时,科室还加强了与医院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针对危重患者组织全院MDT讨论,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救治。在未来的日子里,骨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儿科与孩子们共迎新春
虽是春节,天医儿科病房的住院床位依旧满满当当。由于流感、肺炎等疾病的流行,入院的小朋友们数量持续增加,所有床位均住满。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儿科病房的医护人员们依然坚守岗位,确保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和关怀。正月初一,儿科护士长余晓萍像往年一样,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新年礼物。一大早,每个病房里的小朋友们都收到了来自天医儿科的第一份新年“惊喜”——蛇年小玩偶!孩子们拿到毛绒小蛇玩偶后,有的用玩偶蹭蹭脸蛋,有的兴奋地向隔壁床的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给玩偶取的名字,还有的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玩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连襁褓中哭闹的宝宝,也在小蛇玩偶的陪伴下,安然入睡。病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仿佛暂时忘却了病痛的折磨,与家长和医护人员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正月初一。
就连襁褓中哭闹的宝宝,也在小蛇玩偶的陪伴下,安然入睡。病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仿佛暂时忘却了病痛的折磨,与家长和医护人员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正月初一。儿科副主任许光敏则带队穿梭于各个病房,为孩子们检查身体,向陪伴的家长送去温馨提醒。他叮嘱家长们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确保孩子和大人都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儿科病房不仅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大家庭。在此,天医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祝愿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春节快乐、蛇年大吉!
神经内科春节不打烊,健康送到家
这个春节,天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们依然坚守岗位,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与此同时,由王发明主任带领的院外卒中学校分校也热闹非凡,一系列健康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百姓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健康年货”。据了解,神经内科计划在2025年春节前后,在平桥镇10个办事处都开展卒中防治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前山办、宁协办、平北办等多场培训。内容涵盖简化太极操培训、卒中预防知识讲座、心肺复苏(CPR)及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健康体检、义诊等。“来,大家跟着我一起,慢慢抬手……”培训伊始,王发明主任会带领村民们练习简化太极操。这套由他自创的太极操,动作简单易学,强身健体效果显著,深受老百姓喜爱。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王主任还特意拍摄了教学视频,并建立了微信群,随时解答疑问。春节期间,大鱼大肉、作息不规律,很容易诱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为此,王发明主任特意准备了主题讲座,详细讲解了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他提醒大家,春节期间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适量运动、避免熬夜,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时就医。在心肺复苏培训环节,医护人员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操作。针对春节期间容易发生的食物窒息情况,医护人员还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并讲解了成人和儿童的不同操作方法。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些急救技能非常实用,关键时刻能救命。培训结束后,神经内科专家团队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免费义诊服务。医护人员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村民测量血压、解答疑问,并针对卒中、头痛、头晕等常见疾病提供了个性化的健康建议。王发明主任提醒:冬季,尤其春节期间,是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家要提高警惕,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规律作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苏礼彬)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