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台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病房里,82岁的蔡大爷(化名)正笑眯眯地躺在床上,身边围着一群查房的医生护士。老人家精神头不错,还朝着医护人员比了个大大的“耶”。谁能想到,这位笑容满面的老人,刚刚打赢了一场与食管癌的硬仗!在心胸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老人家不仅扛过了手术,还恢复得特别好,可以说是“重获新生”了。这个成功的病例,不仅让蔡大爷和家人松了一口气,也再次证明了天医心胸外科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方面的实力。
故事要从半年前说起。那时候,蔡大爷开始出现进食哽噎感,但因为症状并不明显,就没去医院看。随着时间推移,蔡大爷的症状逐渐加重,最近甚至出现只能进食流质食物的情况,同时还伴有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症状。家人赶忙带他到天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经过消化内科医生的问诊和后续安排的胃镜检查结果确认:蔡大爷患有食管中段癌!这一诊断结果无疑如一记重锤砸在了这一家人的心上,也意味着82岁高龄的蔡大爷急需手术治疗!和家属沟通后,医院立即将蔡大爷收治入院,安排他住进了心胸外科病区。
然而,高龄老人的手术又谈何容易?蔡大爷已82岁,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麻醉风险极高,术后康复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再加上食管癌手术本就难度很高,涉及食管及胃部重建等复杂操作,稍有不慎还会对心脑、大血管及重要脏器产生影响。况且,蔡大爷既往患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病史,而且他父亲当年就是因为食道癌去世的,所以蔡大爷心里特别害怕,情绪也很低落。摆在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像难以逾越的鸿沟,让蔡大爷及其家属手足无措。了解情况后,心胸外科主任许靓仔细研究了蔡大爷的病情,耐心地跟家属解释检查结果,还分析了手术的利弊。根据病情,许靓主任建议现在最好的治疗方案仍然是做手术!为了让蔡大爷一家放心,许主任还拿出多例近年来成功的手术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耐心讲解手术操作过程与风险。在许靓主任的全面讲解下,蔡大爷一家被他的专业素养深深打动,决定尝试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许主任还组织了多次MDT讨论,专门为蔡大爷量身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和术后治疗护理计划,并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了应急对策。手术前,医疗团队为蔡大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术前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及身体状况。此外,团队也将快速康复(ERAS)理念应用于蔡大爷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在术前安排蔡大爷积极进行雾化、化痰治疗,督促他每日坚持肺功能锻炼,还为他输注营养液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
一切准备就绪,这场备受重视的手术如期到来。术中,许靓主任联合浙江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孙高忠主任,在麻醉手术部的默契配合下,通过胸腔镜技术在狭小的胸腔空间内灵活穿梭,精准定位病变位置,并仔细分离食管与周围粘连的组织,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附近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既高效又安全。随后,许主任又凭借深厚的解剖学功底和细腻的操作手法,利用高清腹腔镜系统,清晰视野下仔细游离胃及周围血管,为后续的消化道重建做好充分准备。他的动作又轻又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对腹腔内其他器官的影响,保持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蔡大爷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顺利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出血量被严格控制,术中出血不到100毫升,这不仅是对手术团队高超技艺的最好证明,也是对蔡大爷术后快速恢复的重要保障。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也同样重要。后续,心胸外科医护团队继续运用快速康复(ERAS)理念精心照护蔡大爷。术后第1天,护士搀扶蔡大爷下床行走;术后第2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3天,拔除了胸腔引流管;术后第4天,拔除了胃肠减压管;术后第5天,拔除鼻肠管并开始喝水。
到术后第6天,已经无“管”一身轻的蔡大爷,开始“吹牛了”:“这个手术说起来吓人,我看不过就是管子多了点,几个小伤口而已。也不是很痛……”此时笑呵呵的大爷,与术前因为担心手术每晚以泪洗面的他简直判若两人。术后第7天,蔡大爷已能正常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后第11天,蔡大爷顺利出院。期间,蔡大爷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一家人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高龄患者一直属于手术高危人群,但在天台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我们凭借精湛的手术技能和精心的术后护理,让高龄手术不再是‘禁区’。”许靓主任表示,未来,心胸外科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微创、精准的手术和个性化治疗,帮助他们战胜病魔,回归正常生活。(苏礼彬)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