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海宁妇幼保健院:省市协作“孕”新机,孵化生育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5-03-11 15:56: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当今社会,少子化趋势愈发凸显,生育问题已然成为影响家庭幸福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育,本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如今却因诸多难题,成为许多家庭难以触及的梦想。  

近年来,海宁市妇幼保健院与浙大妇院紧密携手,积极探索并开展省市合作医疗模式,通过全面托管以及生殖专科名医工作站的帮扶,持续提升基层生殖医疗水平,为众多深陷生育困境的家庭送去生育之光,在破解少子化难题的征程中稳步前进,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直面生育难题  精准医疗帮扶

25岁的小李(化名),被确诊为卵巢早衰,AMH不到0.01ng/ml!这一结果,意味着她的生育梦想濒临破碎。

惴惴不安的她,寄希望于省级医院生殖科,然而挂号却成求子路上的“拦路虎”,熬夜蹲守好不容易抢到号,到了医院,复杂的科室分布和漫长的候诊过程,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备受折磨,而高昂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让她和家庭不堪重负。

虽说生育机会渺茫,可又怎能轻言放弃,因此她决定回当地再做尝试。幸运的是,海宁市妇保院的省市联合诊疗模式,为她带来转机。浙大妇院的生殖科专家王宁主任下沉在海宁市妇幼保健院,经充分评估后,决定通过卵泡复苏的方法,让衰竭的卵巢重获新生,再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帮助她怀孕。确定方案后,小李在海宁市妇保院有条不紊的完善前期检查,由王主任制定促排卵方案并在本院生殖门诊进行规范化促排卵治疗,待“取卵”时机成熟时,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直接至浙大妇院生殖中心进行取卵及胚胎移植,术后再返回当地监测,并完成后续治疗。经过几个周期的努力,小李终于成功受孕,在省市团队的携手努力下,助力小李夫妇圆了求子梦。

多学科协同 突破生育难题 

38岁的吴女士同样在生育路上历经坎坷,三次怀孕均遭遇胎停,让她和家人陷入绝望深渊。来到海宁市妇保院生殖门诊后,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评估,发现免疫指标异常是导致她反复流产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情况,海宁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形成中西医协同增效的独特优势,在团队的保驾护航下,终于成功怀孕并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宝宝。从第一次怀孕到宝宝顺利出生,这一路她走了整整10年。

海宁市妇保院生殖团队汇聚生殖专科、妇产科、男科泌尿外科、中医、检验、护理等多领域。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整体水平,医院积极开展内培外引,输送多学科骨干人才赴浙大妇院进修学习并取得生殖相关资质,同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精准指导,分享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紧密协作的有机整体,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诊疗服务,逐步推动生殖内分泌科的本地化发展。

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面对少子化的社会形势,海宁市妇保院与浙大妇院创新开展省市联合诊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患者在海宁市妇幼保健院完成前期检查和基础治疗后,可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顺利前往浙大妇院进行关键诊疗环节,术后再返回当地完成后续康复治疗,让老百姓少跑腿也能享受省级医疗资源。  

据浙大妇院下沉专家、海宁市妇保院院长陈丽莉介绍“近年来,面对少子化的社会形势,借助与浙大妇院的省市联合诊疗模式,通过朱依敏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专家工作站的优质资源下沉、强化多学科协作、增设男性专科、完善辅助生殖技术板块、优化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举措,为海宁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规范化、高品质的诊疗服务,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生育需求。”

在打造生育友好型医院的道路上,海宁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团队以创新的省市合作医疗模式、多学科协同的诊疗方式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此外,医院持续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科普和义诊活动,增强群众的生殖健康意识,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福祉。

未来,这支团队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健康宝宝”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为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杨伟民 孙美燕)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