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体内藏着3斤“炸弹”!腹腔镜微技术,巧妙化解十年顽疾……

发布时间:2025-03-28 14:38: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段时间,在外奋斗多年的天台人崔女士(化名)终于回到家乡,然而与归乡喜悦相伴的是一份沉重的忧虑——她的子宫肌瘤复发了,情况比5年前更加严重……

大约10年前,崔女士突然出现经量增多,别人用一张卫生巾的时间,她需要2-3张卫生巾才能兜底,并且每次经期过后,阴道都会有淋漓不净的出血,长达10余天,严重影响她的生活。但当时因为工作繁忙,想着还年轻,崔女士并未重视,也没有去医院。5年前,崔女士终于抽空去医院检查,超声提示“子宫肌瘤多发”,后在当地医院做了肌瘤剥除手术治疗。然而术后月经情况并未有明显改善,因工作生活繁忙,崔女士也没有重视复查。近1年来,崔女士觉得自己的腰围越来越大,下腹胀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于是再次到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结果报告提示“子宫肌瘤多发,最大者约12.3*5.6cm大小”。怀揣着这么巨大的一个肌瘤,忧心忡忡的崔女士返乡后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天台县人民医院妇科寻求帮助。

看着患者明显隆起的小腹,天医妇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裘桂静综合评估后,建议崔女士再次行手术治疗。面对如此巨大的子宫肌瘤,且其生长位置特殊(可能位于血管丰富区),加之肌瘤为多发性,手术入径和方式的选择成为裘桂静医疗组重点讨论的问题。

崔女士的子宫肌瘤体积巨大,几乎占据整个盆腔,按照常规治疗原则,开腹手术因其操作视野开阔、便于处理复杂情况,无疑是更稳妥的选择。可是崔女士已经经历过一次开腹手术,长长的、狰狞的、愈合缓慢的切口在她的内心形成了无法磨灭的阴影,她强烈希望能采用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微创手术方式。医疗团队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并对病情进行了全面分析:腹腔镜手术仅需数个1-2厘米的小切口,但受肌瘤大小和位置影响,操作难度显著增加。经过反复讨论,团队确认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可通过精细操作规避风险。最终,医患双方达成一致——选择腹腔镜手术,以微创方式精准“拆除”盆腔中的“炸弹”。

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当日,裘桂静主任带领团队与麻醉手术部团队通力合作,为崔女士实施了"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发现的情况比预想更为复杂:腹腔镜镜头下,巨大的子宫肌瘤使子宫如孕5月大小,几乎填满整个盆腔。更棘手的是,由于患者既往手术史,子宫周围组织存在广泛粘连,粗大的静脉丛迂曲分布于粘连带中,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大出血或周围组织器官损伤。充分评估后,裘主任和助手动手操作,细心分离粘连组织,准确辨识解剖结构,快速精准止血缝合,最终完整切除病变部位。术后称重肌瘤及子宫组织重量达3斤4两。术后,在妇科医护团队的专业照护和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崔女士恢复良好。"几个小孔就解决了多年顽疾,没想到恢复这么快这么好!"出院前,她特意送来锦旗表达谢意,上面"医术精湛 仁心仁爱"八个字,正是对裘桂静团队技术与温度的最佳诠释。

在天医妇科,像这样的病例并非个例。团队已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的巨大子宫肌瘤及腺肌瘤手术。去年就曾成功处理过直径达30cm的“巨无霸”肌瘤。作为区域妇科诊疗中心,天台县人民医院妇科始终秉承"微技术、无痛苦、创健康"的核心治疗理念。在科主任金素珍的带领下,团队不断精进手术技艺,优化治疗方案,力求为每一位女性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个性化诊疗服务。金素珍主任表示,"我们更希望能帮助患者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只有将关口前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真正践行微无创的治疗理念。"这一观点也正逐渐成为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行动指南。(苏礼彬)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