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雄姿。 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4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裴建林 张帆 周松华 尤畅 王雨红)春夏时分,又见江南最美风景。
东海之滨,旭日渐曈曈,杭州湾跨海大桥如同一条“卧波巨龙”逶迤海面粼光处。
2008年5月1日,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条全长36公里的“卧波巨龙”,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2003年至2008年间,他曾六次视察大桥工程。特别是在2005年大桥工程遇到资金困难举步维艰之际,他不仅亲自过问,协调部门解决问题,还在同年4月的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上专门就此发表重要讲话。
如今,平均每3秒就有一辆汽车驶过大桥,十年间1.2亿辆次汽车经过这一浙江连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黄金通道”。它的建成,使沪杭甬三地间的路网格局从原先的“V”字形变为“A”字形,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汇聚和扩散;它与上海东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一起,让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成为组合式港口群;也因为这条大通道,高端产业项目和创新要素加速流向长三角南翼,杭州湾两岸澎湃活力迸发——
手握“桥牌”,宁波杭州湾新区从茫茫滩涂蝶变为一座国际化产业名城,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先进、产业链最丰富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基地;
借力“金桥”,慈溪迅速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531亿元增至2017年的1487亿元,全国百强县市位次由第17位跃至第5位;
而坐拥超级大港之利、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宁波,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与上海合作的重大项目达700余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并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首选平台的地位。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十载芳华,证明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区域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沪嘉甬跨海铁路、杭甬高速复线等大通道越走越近,杭州湾两岸进入新的“大桥时间”。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这片热土正踏波逐浪,御风而行!
远眺杭州湾跨海大桥,只见巨龙卧波,气势浩荡。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 摄
接轨上海
激活杭州湾南岸澎湃活力
隔着一道杭州湾,千百年两岸遥遥相望。2008年,南起慈溪、北抵海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杭州湾南岸交通格局从此发生巨变。
“这一工程不仅促进了当地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的飞跃,更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和扩散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促进了苏浙沪经济圈发展。”2014年6月,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阐释了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桥,还让高端产业项目和创新要素加速流向长三角南翼,杭州湾南岸澎湃活力被迅速激发。
围绕港口航运、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商贸旅游等重点领域,宁波在沪连续多年举办“宁波周”活动,主动承接上海资源要素辐射。数据显示,近年来宁波与上海合作的重大项目达700余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从上海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数千人,院(校)企共建的科研机构超百家。其中,位于杭州湾新区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已成为该校在上海市以外最大的科技孵化平台。
同样是在杭州湾新区,每天有1400多辆新车从设在这里的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下线发至全国各地。“去年12月,总投资190亿元的二期扩建项目投产,预计整个基地今年下线的新车将突破43万辆。这将进一步壮大新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提升浙江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杭州湾新区汽车项目指挥部总指挥余伯强说。
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国际化产业名城,更成为宁波过去十年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家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已快速成型。
受益于大桥,与杭州湾新区同处大桥南岸的慈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承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创新资源的洼地。由中科院上海分院与该市共建的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运行仅两年就已从上海等地引入8个项目团队,涉及医疗器械、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
十年岁月匆匆流逝,新的“大桥时间”已经开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升级为2.0版本,宁波以更积极的姿态拉近三江口与吴淞口的距离。该市出台《进一步加强沪甬合作工作方案》,全力推进沪甬合作常态化工作机制、要素资源合作、重大平台建设等事项。
慈溪、杭州湾新区两地也已制定全面接轨上海相关方案,与上海的同城化一体化进程骤然加速。慈溪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慈溪定位为中等城市,同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也把慈溪纳入上海都市圈范围。慈溪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特别是沪嘉甬铁路规划布局等重大机遇,积极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对接、科创资源对接、信息互通共享、公共服务接轨等举措,全面接轨上海、融入大湾区建设,加快向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杭州湾跨海大桥中间的“海天一洲”观景平台。
一桥一港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杭州湾跨海大桥向东约90公里,就是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今年一季度,这座东方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197万吨,同比增长7.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83.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
得益于大桥通车带来的交通格局改变,宁波舟山港全面出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吸引了杭州湾北岸腹地众多工厂、物流企业、船运公司的箱源。国际一流强港路径越来越明晰。
这一切变化,都与杭州湾上的这座桥密切相关。2008年4月,大桥建成通车前夕,习近平发来贺信——“它的建成通车,对于完善华东地区交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对于提高浙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目标,进而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共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光雕刻出的巨变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十年间,因为这座桥,杭州湾两岸乃至整个长三角南翼联系得更紧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
6月7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将在宁波启幕,三江六岸,将再度万商云集。大桥建成通车以来,宁波依托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从建设中东欧贸易物流园、中国-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到发布“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利好消息不断。去年11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发布,明确支持在宁波等中国城市设立“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再次在宁波召开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这将进一步巩固这座东方港城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首选平台的地位。
坐拥超级大港的航运之利,背靠长三角城市群的要素支撑,宁波正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宁波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9家,总投资26.67亿美元,合同外资13.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22%和68.6%。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至,有力助推宁波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慈溪,当地正以更高层次的开放整合全球资源,加速迈向制造强市。1月29日,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在该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开园,来自捷克的轻型通航飞机制造等3个项目同期入园,一批新能源汽车、航空设备项目正在洽谈中。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毛孟军的设想中,未来园区“将重点集聚国际优质产业资源,力争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一个多月后,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又落户该市,这意味着“慈溪制造”将与德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同频共振,助力“中国制造2025”。
在海盐,北欧(丹麦)工业园、欧洲(德国)工业园区、中法核电关联产业园等三大中欧特色产业园区,已吸引企业100余家,成为当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2016年,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城市,海盐入选全国首批“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
杭州湾南岸滩涂变成创业热土。图为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研发中心。
追梦湾区
携手竞逐世界发展新浪潮
2008年10月30日,习近平再一次视察杭州湾跨海大桥。在现场,他深有感触地说,大桥的建设是浙江创业史的缩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浙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创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承载着这些精神,杭州湾跨海大桥还点燃了杭州湾两岸跨越天堑阻隔的激情。十年间,嘉绍大桥、钱江通道相继建成,而这两个大工程,原本就是这座大桥的备选方案。
如今,沪嘉甬铁路已纳入通苏嘉甬铁路框架,启动勘测设计整体招标。它的意义已不局限在杭州湾上再架一座铁路桥,而是要进一步把杭州湾两岸的广大腹地与我国居世界之最的高铁网络连成一体,加速两岸经济的融合发展,搭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
“包括沪嘉甬跨海铁路、杭甬高速复线在内的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将有力助推杭州湾两岸特别是南岸全面接轨上海、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大湾区建设。”宁波市交通委主任张世方说。
杭州湾经济区,一个充满无限潜能和想象空间的区域——拥有全省68%的经济总量、55%的人口、78%的发明专利申请量、7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的境内上市公司、75%的中国民营500强企业。
“大湾区”蓝图激发四明大地发展新动力。宁波提出,打造大湾区中心城市,并整合宁波杭州湾新区、慈溪产业新城、余姚工业园等平台,建设环湾智能经济新区。
作为大湾区建设的十大平台之一,宁波环湾智能经济新区已悄然“破冰”。在杭州湾新区,即将于下月投用的智能终端产业园,已落户精雕精密机械、电动车用传感器等项目。未来,这里将成为辐射华东地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地。
大桥北岸,根据大湾区建设路线图,海盐全力打造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嘉绍大桥之间的黄金海岸经济带。4月18日,来自上海的两个重量级项目——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和上海隧道城市建设综合配套产业基地在这里开工,总投资36.5亿元。
湾区经济,创新引领。3月12日,作为吉利杭州湾研发中心的二期和三期,吉利汽车项目群在杭州湾新区破土动工。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平说,研发中心将建设全球领先的安全碰撞试验室、环境风洞实验室及动力新能源实验中心等,届时研发人员将达到3至5万人。“我们希望以创新引领为动能,努力抢占汽车技术制高点,为环杭州湾区域转型升级和浙江大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李伟平说。
大湾区事关浙江全局,事关浙江未来。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大湾区的目标定位。多年前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的那锹土,开启了浙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杭州湾两岸融合联动发展的先声,也为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奠定了基础。
龙腾杭州湾。如今,大湾区正抓开局、起好步,高水平编制“多规合一”大湾区规划,今年将开工建设杭州西站,加快规划宁波西站,启动杭甬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推动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和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追梦大湾区的路途上,浙江经济将竞逐世界发展新浪潮!
责任编辑:钟报国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