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3月19日电题:抢农时促生产,春耕更有“科技范”——江苏春耕备耕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刚、赵久龙
布谷声声催春种。疫情之下,经济大省、农业大省江苏紧扣农时,防疫生产两不误,打牢粮食丰产基础,在春耕备耕热潮中,更透着浓浓的“科技范”。
防疫不误农时,打牢丰产基础
阳澄湖畔,麦香芬芳。34岁的黎泉一大早就带着工人用无人机喷药、飞防。作为苏州市迎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经理,这位硕士“新农人”管理着近2000亩农田,植保无人机、插秧机、收割机,样样都能驾驭。
防疫不松,农时不误。在淮安市淮阴区光亮稻麦种植合作社的千余亩麦田里,除草机械正在作业。“我们在除草药剂里混用防治纹枯病的药,除草防病一举两得,节约成本又便于农户操作。”淮安市农科院副研究员付佑胜说。
在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蔡官村,3名外地农场主因疫情无法赶回来管理流转的1300多亩农田,他们远程委托服务组织进行田间施肥,地方财政还按惠农政策补贴了50%临时委托代管费用。
紧抓农时,江苏各地持续推进春季田间管理。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马德云介绍,全省小麦清沟理墒比例已过85%,返青拔节肥施用比例过70%,麦田病虫草防治3300余万亩次,小麦生育进程加快,长势总体较好。
在江苏产粮大县射阳,做好122万亩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同时,近万亩秧池全部耕翻、培肥到位。江苏省88家重点种业企业全部复工,重点肥料和农药生产企业复工率超95%,农资供应充足,已备稻种近3亿公斤,落实水稻秧田56万亩,累计调运储备秧盘17280万张、基质13.1万吨,以满足春夏播生产需求。
“云春耕”渐兴起,农业专家变“主播”
“小麦根部有些腐烂怎么办?”“春季田管要注意什么?”连日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朱新开每天都收到十几条“求助”信息。往年此时,朱新开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与农民围坐着聊农事。今年,他尝试通过“网络直播”传授种植技术、答疑解惑。
疫情之下,隔空进行的“云春耕”,在江苏各地渐渐兴起。徐州市贾汪区茱萸山街道龙门村引龙生态桃园里,徐州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王胜永手执剪刀操作演示,与微信里一群果树种植大户热烈交流着。“这样的课,我一分钟都不愿意错过。”贾汪区蓝山田园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刘芹说。
“除了利用‘农技耘’等技术指导平台,我们还建立了全区农事微信群,邀请几十位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实时在线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服务春耕。”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张艳春说。
利用微信公众号指导小麦春管,在“农技耘”平台发布田管建议,打造“战疫农技微课堂”无偿供下载学习……疫情防控关键期,江苏不少农业专家,连起电话线、办起视频班、按起遥控纽,“触网”送服务下乡。
装上“北斗”更给力,十万农机田间忙
天上,无人植保机喷洒农药;地面,自走式植保机忙施小麦拔节肥……在南通海门市悦来镇保民村新型合作农场,小麦长势喜人。
海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黄辉介绍,疫情之下,人手不足是一大难题。“机器换人”既缓解了人员紧缺,又减少了聚集,当地发挥78家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春耕备耕“主力军”作用,大大提高了效率。
“一台无人机每小时喷洒农药120亩,省水节药效率高。”淮安创翔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公司总经理吴彦军说,使用全市统一的统防统治药方,既省人工、时间,还省水节药,算下来每亩节省成本30多元。
“我们有4台农机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下半年还要再装两台。”在盐城市射阳县,全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凌志说,自动驾驶操作更易上手,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安装了北斗系统的农机,主要用于播种、打药、施肥作业,有效减少了重播、漏播。”陈凌志说,合作社不仅为全县农民提供服务,还到周边地区跨区作业。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统计,全省5000多家农机合作社日均共投入耕整地、植保、施肥等农机装备逾10万台套。“江苏省注重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持续推进全程机械化,守好群众‘米袋子’和‘菜篮子’。”江苏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说。
【纠错】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