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被称为“精神食粮”,现在在上海,只要点开“美团”等外卖软件,输入关键字“出版社”或“书店”,就能找到外卖配送距离之内的图书零售商家。读者可以和点餐一样浏览货架上的各种书籍,下单后几十分钟内就能收到心仪的图书。
“外卖点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实体书店和出版社的新选项——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以及上海外文书店、中版书房等书店已纷纷涉足外卖送书。一方是探索零售增量新方向的传统书业,另一方是强调速度的渠道提供商——两者的跨界“联姻”已经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而这些话题中,最核心的莫过于,从当下的举措中,是否能发掘出图书零售更多的途径,打开新的消费场景,并可能影响更多人买书的习惯。
既是疫情下的思路转变,也能为书店社区化发展培育消费群体
通过外卖平台买书,感受怎么样?
记者打开美团外卖软件,尝试搜索“上海人民出版社”,软件显示记者的当下位置距离上海人民出版社3.4公里,48分钟可送达。在美团外卖软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陈列了30种左右图书,有《舌尖上海:南京路老味道》《上海24小时的马路表情》等“发现上海”分类;也有《追风筝的人》《黑泽明之十二人狂想曲》等文艺作品供读者精心细品;而《医学史(第二版)》《人间世》等书籍契合当下热点,回答人们关心的医学问题。记者了解到,外卖平台上的图书品类也正在丰富,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就有望将现有“菜单”提升到百余种。
这些图书以定价的八折销售,比实体书店便宜,并且享受和点餐一致的配送速度,相比普通电商平台“次日达”更快。虽然读者只需要在外卖软件上点击下单,出版社员工的幕后动作却不少:检索图书分类、找书、消毒、装袋、贴标……完成这一系列流程后再通过外卖骑手送至读者手中。
谈起出版社做外卖的初衷,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表示,利用线上读书会、自营店等方式拓展销售路径,让好书有更多机会与读者见面,这是出版社倡导共建书香社会的职责所在。复工后的书店人流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不少书店和出版社开始尝试转变思路,利用外送渠道把书送到顾客手中。而外卖平台也与此前出版社和书店已有的微商、购物网站自营店等形成了多渠道并进的局面。
那么,相比其他网络渠道,外卖送书的优势在哪里?
中版书房崔俊友表示,外卖送书除了丰富渠道,更大意义在于宣传书店品牌,以及提高书店在周边社区的知名度,为未来线下消费培育打基础。
外卖送书的覆盖范围是出版社或书店半径5公里内的阅读人群,这与实体书店眼下正在培育的社区书店的辐射范围有很高的重叠度,这些书店希望以扎根社区作为成长方向。为中小型书店提供策划和开店指导的书萌创始人孙谦认为,把外卖送书与实体书店的社区化发展结合起来,将会是未来这类书店的生存之道,通过社群建设培养顾客忠诚度,外卖送书的新消费场景也会随之建立。
注重“文化气质”,出版社与书店做外卖送书需凸显独特优势
阅读进入“美团”时代,外卖平台的推荐机制、导流机制是否也能帮上书业的忙?
相比电商平台,书店外卖送书可以依据自身文化特色,筛选和推荐更适合特定读者群的图书,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员崔丽丽认为,“个性导读”就像外卖网站的推荐一样,或许这样的购书模式对读者的价值更大。同时,读书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读者看重的体验感也可以在外卖送书中体现。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线下体验,是不少书店的核心经营模式,这同样被搬上了线上销售。通过美团外卖软件在上海外文书店购买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一位顾客留言评价说:“很满意,没想到包装成了小快递的样子送来,很走心了。发货单上手写的字也太好了吧。”另一位顾客买了杂志后留言:“谢谢编辑推荐的目录,感觉读书选书你们真的比我更了解我。”速度之外,为读者提供有温度、有文化气质的服务,是出版社与书店做外卖送书的独特优势。
对出版社和书店来说,外卖送书的加入对传统书业转型提出的问题也值得思索。
线上和线下如何融通,如何实现跨品类的线上线下流量转化,如何根据出版社自身定位特征,实现“书+”的外卖配送模式?这些问题回答好了,对出版社和书店来说也许会打开一片新的通路。出版零售需要更多跨界,已经是出版界人士的共识。在过去,线下实体书店通过图书引来客流,再通过咖啡以及文创产品提振销售;而对于线上外卖模式来说,或许可以反过来尝试,通过咖啡、奶茶等相对热销长销的商品销售来拉动图书销量。崔俊友提出一个设想,将“阅读和咖啡”捆绑销售,通过类似实体店的体验模式,拓展外卖送书的消费空间。(记者 卫中)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