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宋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是一项需要知行合一、全民参与、让全民共享的工作。“我县将于几月几日正式撤桶并点?”“垃圾分类专用桶颜色分为哪几色?分别是投放哪几种垃圾?”“平常喝茶的茶叶渣应扔进什么垃圾桶内?”“废旧荧光灯管属于什么垃圾?”……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激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兴趣,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4月25日上午,桐庐县城南街道中杭社区垃圾分类全民参与启动仪式在美丽的富春江畔举行。
党员“红管家”认领楼道
一名党员一栋楼,当好楼道红管家。瑶琳小区施培勇、金龙花园19幢李青春、粮管所宿舍黄桂根、中杭路135号金关宝、综合市场蒋小祖、阳光公寓刘培生6名“红管家”代表上台认领楼道,“党员先行,当好模范”、“一份心一份情一颗初心”、“全心全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承诺,他们代表的是中杭社区135栋楼的红管家们,他们将用行动践行使命,带好头,做好示范,同时向楼道里的邻居宣传、指导垃圾分类等工作,带领大家共同创享绿色生活。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党群共营,共同构建垃圾分类“同心圆”。
“小手拉大手”助力垃圾分类
“爷爷,爷爷,家庭盆栽废弃的树叶是厨余垃圾,不是其他垃圾。”“奶奶,易拉罐不是有害垃圾,它是可回收垃圾,应该要放到蓝色桶里”“妈,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应该要放到红色桶里,一定要记住喽。”……“老师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受指教的爷爷奶奶们听着指挥,略带羞涩但信心满满地把垃圾准确投放到垃圾桶中。
小时候爸爸妈妈教会孩子走路、说话、吃饭、穿衣,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时常需要孩子们的帮忙。垃圾分类是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是一种新时尚,要改变数十年的生活习惯,别说老年人,就算是年轻人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在垃圾分类攻坚战中,老年群体需要帮助。
中杭社区是县城老旧小区集中地,居住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而且大都居住在开放式无物管小区,要想彻底改变他们惯有的行为习惯,自觉地遵守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媒体宣传、入户宣传、发放资料都比不上亲人手把手地教来得温暖、有效。
本次活动特邀了三代同堂的“小手拉大手”家庭,有一个特殊的目的是想以老年人最重视的“亲情”为突破口,探索破解老年群体垃圾分类难题。“老中青”聚在一起,知识竞答、分类示范、你帮我助、互动体验,用亲情带动老年群体改变生活习惯、融入垃圾分类。
“原来以为垃圾分类很难的,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看文字也吃力,之前心里还是有点抗拒的,但是通过今天这么个活动,我觉得挺有意思,小外甥给我当小老师,多了跟孙子辈的话题,真的蛮好的。”张大妈乐呵呵地说。
亲子间的传授让垃圾分类的推广少了枯燥乏味,多了温情乐趣,在助力垃圾分类的同时,也让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多了沟通的话题和生活的交集。接下去,中杭社区将阶段性地推出 “垃圾分类达人”、“垃圾分类示范户”、“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等评比活动,让小区之间、居民之间能在你追我赶的欢乐氛围中将垃圾分类这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绿色工程建设好。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