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礼彬 报道 通讯员 邵晓红 施银燕 王俊)近年来,浙江桐庐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的重要嘱托,紧紧围绕生态兴桐、文化强桐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新通道,高标准建设环境好、生态美、文化浓、经济兴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桐庐新样板。
深挖诗词文化,打造隐逸诗画人文桐庐。传承诗词文化固根基。擦亮“唐诗西路”耀眼明珠,传承“潇洒桐庐”历史文化,推进潇洒桐庐建设提质增效。借古人的华章美赋,拓展诗词文化建设,牢筑诗词文化根基。建设诗词文化增底蕴。深挖整理“唐诗西路”宝贵历史遗产,整理编辑《唐诗西路诗词选集》、《桐庐唐代诗人》等专辑。推进“春江花月夜”“中(金)秋吟诗会”“诗教基地”等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增强诗词文化底蕴。融合诗词文化促发展。推进“诗词+城建”、“诗词+旅游”等“诗词+”文化建设,打造“诗画旅游”、“诗画文创”等诗画品牌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开展生态建设,打造秀美灵动潇洒桐庐。做强生态治理文章。借“五水共治”“大花园建设”东风,全面推进生态治理,扎实开展“美丽乡村”“村落景区”“全域旅游”等建设,切实做强“诗乡画城·潇洒桐庐”特色品牌。做好精品建设文章。依托区域特色,依托乡村景点建设,充分融合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2个、精品村81个、风情小镇8个、精品线路11条、精品区块2个,建成特色生态旅游体验线路 33 条。做足生态文化文章。实施“风景桐庐”建设战略,做足“生态文化+旅游”文章,坚持原生发展理论、尊重生态机理、传承历史文脉,成功打造出分水范蠡养生区、小源村一景八园、莪山乡西金坞名人村等生态文化体验区。
践行两山理论,打造民强县富五美桐庐。“诗路”文化推动。将“诗路”文化的挖掘和提炼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去,让“诗路”文化转化为一种新的发展动能。以“诗路”为媒,串联起以“爱莲书社”“白鹤书院”“莲池海会”“牛栏咖啡”“凤翙高岗”“香樟石舍”“芦茨老屋”等为内容的“诗路”旅游体验专线。特色产业带动。践行“两山”理论,深入推进“生态+”建设,积极构筑生态型现代产业体系,融合生态旅游,大力推进民宿体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强文创产业,积极融入桐庐特色文化,利用文创产品展现“诗乡桐庐”的生态人文历史,如叶浅予作品系列文创产品、桐庐宁系列等。三是核心项目撬动。加快一二三产业联动,以山水兴旅,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合村乡全域旅游建设、横村镇阳山畈桃花源项目、康养小镇建设等,将诗路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养生文化等进行资源整合,打造集诗路体验、休闲观光、田园风光、生态康养四大板块为一体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不断激活“美丽文化”转变为“美丽经济”。(图片摄影:陈东晖)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