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化

科研助理岗:临时解压还是长久之计?

发布时间:2020-06-23 16:40:33 来源:解放日报

就业挖潜,社会关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日前下发《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各类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这道题,在沪高校答得如何?

主要面向本校应届毕业生

上海大学近日决定,从校内科研项目组中挖掘出150个科研助理岗位。复旦大学4月已“提前”设计,对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的学生专设科研助理岗150个,已完成相关招录。同济等多所高校正在推进中。

早在2009年,“科研项目吸收应届毕业生做科研助理”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科研助理岗位,指高校院系、科研院所为协助完成科学研究而设置的研究和实验技术流动性岗位,它填补了高校研究队伍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缺失——科研实验准备、数据监测等大量辅助性工作由于没有助理,教授们不得不亲自上阵,或由研究生“打工”。当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专门颁布《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进行探索。

2009年9月起,复旦大学在本市高校中率先增设科研助理岗位,工资参照岗位业绩表现等确定,在2000元—4000元区间浮动。方案一出,已有87个项目组申请设立科研助理岗位。目前,本市有的高校中科研助理岗位已达上千。

今年六部委下发的文件对科研助理岗位挖掘的推进力度更大——如将“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及实聘人数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记者采访发现,与传统科研助理岗位相比,专为今年挖潜的科技助理新岗位均有校一级层面资金支持,即采用“校方资金投入+科研项目组自有资金”模式承担这一岗位薪酬。挖潜而来的新岗位主要面向本校应届毕业生。

岗位设置要符合内在需要

科研领域专家坦言,此举创造就业机会的意图明显,可以为广大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学士后”“硕士后”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但其内在逻辑仍是岗位设置要符合科研项目的内在需要,按需设岗、严格招录、精准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助理在提升科研工作效能中的作用。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介绍,此次学校增设的150个科研助理岗位主要面向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将首先由科研团队按需求申报岗位数和招录能力要求,专业则偏向工科类。

今年4月,复旦大学召开全校就业工作会议发布相关文件,鼓励各院系、科研机构、课题组设立科研助理等派遣制岗位吸纳毕业生,并设立专项经费给予补贴支持等“一揽子”配套政策,丰富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就业。“此前学校每年科研助理岗位招录主要以课题组的任务需要为主。”复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陈坚介绍,今年4月学校在鼓励各科研单位按需增设岗位、进一步加强学校重大科研任务人才储备的同时,推出更为精准化的专设岗位150个,主要面向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的本校应届毕业生,其中包括湖北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签约就业受阻学生,以及考研、留学升学深造不顺等“就业窗口期”较短的毕业生。

科研领域的人力“新基建”

不少人好奇,科研助理岗位尚无明确工作期限,大学今年挖潜增设岗位,那明年还能挖吗?后年呢?

对此,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从刚刚参加的一场博士生面试说起。“当时看6个候选人的资料,3个正在做科研助理,最长的干了2年。”他说,“这个岗位,可以说是一个‘积累区域’,使更多年轻人积淀专业领域的科研实践经历,为继续深造或就业增加砝码。”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认识到其临时性、过渡性、非长期性的特点。

关于是否要继续挖潜,徐雷坦言,不能轻易下定论,而应该结合科研单位实际需求、今年科研助理工作情况,以及明年的形势等多重因素,综合判断。“我认为如果需要,明年还会的。”

也有观点认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背后是科研组织模式的转变。国家层面推动增设科研助理岗位,更深层次是对科研创新的赋能,甚至可以将其看作科研领域的人力“新基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应作为“长久之计”,科学规划、长远打算。(记者 彭德倩)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