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化

心安之处就是家

发布时间:2020-07-13 17:23: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7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诺、李亚彪、刘方强

“家在哪?”“就在那儿!”

站在江堤上,即便隔着数百米,透过氤氲的水汽,55岁的村民董秀花还是一眼找到了家。

不过她暂时回不去了。短短4天,上涨的江水淹没了回家的路。原本位于江心洲上地势最高的自家房子,如同正在沉没的孤岛,随着江水的上涨,一点点迫近江面。

“离水还有2尺高。”董秀花说着咬紧了嘴唇。

在她身后,高高的江堤下,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阜康小学内,还安置了17名像她一样“找家”的人。

(防汛抗洪·图文互动)(1)心安之处就是家——安徽东至县长江大堤转移安置点见闻

7月10日,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阜康小学安置点内摆上了折叠床和凉席。 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7月7日,当地长江水位持续上涨,家在圩区的乡亲们被镇村干部紧急转移到这座二层小楼的教室里,桌椅已被腾空,取而代之的是折叠床和凉席,讲台上备有食物、水、蚊香、热水壶以及必备药品。

对于这所学校的“临时居民”来说,因为这场超历史水位的大洪水,让“家”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

离家前还担心“吃不好、睡不香”的村民金龙德,很快体会到家的味道。入住第二天早晨便吃上了热腾腾的牛肉包子,这是村干部当天一早冒着大雨,去集镇上买的。

(防汛抗洪·图文互动)(2)心安之处就是家——安徽东至县长江大堤转移安置点见闻

7月10日,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阜康小学安置点内的“临时居民”们吃晚饭。 新华社记者 刘方强 摄

“快赶上自家的手艺了。”他说,这里准备了一日三餐,每餐一荤一素,“每顿都吃得饱饱的”。

“条件肯定不能和家比,但住一天就要给他们一天家的感觉。”胜利镇党委书记杨克飞告诉记者,针对这18位“临时居民”,镇村干部每天排班,从繁忙的防汛工作中抽出时间,做好送餐等服务。

47岁的周慧云是村医,7日与大伙儿一起住进教室,成了安置点的“私人医生”。给老人量血压、为住宿卫生消毒,大伙儿有个头疼脑热的,她都能照顾到。“感觉这几天比平时还要忙。”

(防汛抗洪·图文互动)(3)心安之处就是家——安徽东至县长江大堤转移安置点见闻

7月10日,在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阜康小学安置点,村医周慧云成为大家的“私人医生”。 新华社记者 李亚彪 摄

董秀花想家,主要是惦念家中的“生意”。20余亩的西瓜、黄豆以及玉米已经泡在了水里,如今她指望着80多只鸡鸭能“对冲”损失,“家回不去,它们喂不成,开始以为又要砸手里。”好在,只要有家,便有“家人”守望。“镇里组织了23名干部和抢险人员在江心洲帮助他们看护房屋、养殖家禽。”东至县副县长郭宏盛在现场说。

“有大家的地方,也是家。”村民马美云笑着说,她和自己的三个老姐妹卷着铺盖“挤”在一间教室里。少了农忙,却多了说话的人,每天做着针线活、唠唠家常,倒也不亦乐乎。“庄稼淹了再种呗,江边长大的人还能怕水不成?”

唯独让马美云放心不下的,便是老伴。她告诉记者,当时催着转移,老伴却拎着铁锹上了江堤,每天挖土保圩护坝,已是4天不见人影了,只在晚上简单通了一个电话。“昨晚又是一夜没睡,嗓子都哑了,真把自己当大禹了。”语气里既有埋怨,更是心疼。

入夜,二楼最西头的教室亮着灯,29岁的张翔坐在课桌旁,备战一个月后的公务员考试。去外地读大学后,这是他与父母最长一次朝夕相处,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村里大妈们骨子里的乐观,大叔们在江堤上的勇毅。

他填报的职位在长江对岸的城市,“期待我能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站在江边,为家坚守。”

这一夜,江水依旧在涨,家依旧在那……

(防汛抗洪·图文互动)(4)心安之处就是家——安徽东至县长江大堤转移安置点见闻

7月10日,在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阜康小学安置点外,江水已经漫过圩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