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兰溪,渴望再崛起

发布时间:2020-11-18 12:15:22 来源:新华网

三江交汇处的兰溪,一股潜流正在涌动。

金兰同城化加快推进,纺织业数字化改造风生水起,五大新兴产业将有4家企业产值破百亿元;“人民英雄”陈薇、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等乡贤蜚声中外……兰溪上下大为振奋,这可能兆示着又一个发展高潮的到来。

再创辉煌,兰溪人太盼望、太渴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兰溪背负国企改制的沉重包袱,错过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工业学兰溪”的历史光环黯然失色。现在,新风口再起,新发展格局正在抓紧构建,兰溪要重整旗鼓,放手一搏。

一地的际遇沉浮,蕴含发展的永恒命题。复盘过往,兰溪人发出三问:先发优势,为什么阻碍了前进?一度落后,凭什么再崛起?机遇当前,如何不重蹈覆辙?

反思中的积极信号,激励着兰溪人加快发展的信心,或能给全省各地以深刻启迪。

从辉煌到彷徨,惊出一身冷汗

地处“浙江之心”的兰溪,曾是浙江的一个“窗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借国家部委和省市工业项目落地的东风,兰溪大力发展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一度集中了金华70%的工业,贡献了金华50%以上的财政收入,一跃成为浙江首个财政收入亿元县、首个县级市。

紧接着,兰溪率先推行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并通过国企股改,激活个人干劲和企业活力,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还在全国掀起“工业学兰溪”的热潮。凤凰化工更是开新中国企业股票异地上市之先河,名列上海证券交易所“老八股”之一。

但市场经济的浪潮一来,兰溪就猝不及防呛了一口水。“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市场经济时期的彷徨。”兰溪人觉得很憋屈。

一度辉煌的城市工业变得不堪一击,更多隐性问题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老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数万产业工人面临下岗;劳动生产率、亩均产出水平等在全省市县中相对较低;没有国家级的开发区和高新区,空间上缺乏“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本地人口日益流失,2017年末净流出人口9.69万人,差不多是全部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去年城镇化率为55.1%,低于全省14.9个百分点……

正如兰溪的区位从水运的“门户”变成陆路的“兜边兜角”,整个城市处在从繁荣到衰落的尴尬境地。“到了一个没什么‘牌’可打的地步。”一位兰溪乡贤曾痛心疾首。

其实,过去20多年里,兰溪人一直在追赶。纵向比,兰溪的发展成效很大,2017年,兰溪工业总量时隔25年重夺金华市第一;但横向比,与省内强县的差距越拉越大,看到周边县市几何级的增长,他们更是分外焦灼。

是甘于落后,还是破釜沉舟再出发?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兰溪人陷入了沉思。

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工业,让兰溪在计划经济时代“享尽红利”,却在市场经济中“吃尽了亏”。兰溪人曾认为,这只是新旧体制交替带来的阵痛。然而,综合条件远不如兰溪的县市一个个脱颖而出,兰溪却一再错失民营经济发展、市场建设以及开放搞活的机遇。

市场是无情的,对改革的浅尝辄止,让兰溪的一大批工业企业受到重挫。如凤凰化工,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囿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思维,没有运用股份制企业的种种优势,创新不足,市场占有率也不高,最终遗憾“折翅”。

“说到底,就是缺少创造性张力,陷于安逸保守的思想和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兰溪的企业家深有感触。当看到义乌在市场经济中“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兰溪人内心深处受到强烈震撼,切身感受到自己吃苦精神、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生存能力的欠缺和不足。

此后,在国家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其他县市纷纷上马高速、高铁项目,兰溪落在后面;兰江频发的洪水,牵扯了当地较多的精力和财力,发展困境越发明显。

在反思中,兰溪人蓦然醒悟:几十年来“强工兴市”的战略没有错,但“强工”需要不断解放思想,面对成绩时刻保持警醒,一以贯之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兰溪再崛起的支点,依然在“强工”二字上——这是兰溪人强烈的共识。

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说:“工业是兰溪的优势,也是我们奋力追赶的底气,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兰溪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锚定目标、持之以恒,在全省‘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示兰溪‘典型的工业城市’的风采。”

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兰溪工业再创辉煌提供了机会。以当地体量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业为例,企业家们早在2003年就率先进行自动化改造,引进世界先进的织机。目前全市3万台织机中,国际一流的喷气织机就有近2万台。

“就是无缝的钢板,也要找出‘发展’的砂孔来!”立马控股集团董事长章树根说,当地企业家有浓厚的工业情结,舍得在智能制造上投入,兰溪工业有底蕴、有基础、有能量。

去年,兰溪喊出打造“全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从试点到推广不到一年时间,30家骨干纺织企业平均利润同比提高了12.3%;老牌企业陆续借船出海,嘉宝化工与物产化工、永泉化学与传化集团、凤凰化工与船王集团实现重组,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没有区位、人才、要素集聚的优势,兰溪就借助遍布四方的兰商、乡贤,千方百计让老工业基地生长出全新产业。围绕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交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兰溪已成功引进欣旺达、盘毂动力、康鹏半导体等一批项目,预计在三五年内,将有4家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拨开发展的重重迷雾,坚定“强工兴市”的奋斗目标,兰溪人攒足了劲开始追赶,激发出无穷斗志。

各方突围,走向崛起的“启动点”

有人说,兰溪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U”形曲线,现在正从谷底一路向上。

“兰溪要崛起,首先是兰溪人思想和理念的崛起。”兰溪市长王新锋说,围绕“强工兴市、拥江兴城、文旅兴兰、环境兴人”四大战略,兰溪上下努力改变老习惯、旧思维,铺开攻坚战,加紧补齐支撑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关键要素。

近两年来,从观念到行为,从交通到市容,兰溪都在发生质的变化,兰溪人各方突围,打开通向外部世界的一个个通道,迎接八面来风。

在城市的布局上,兰溪大胆“破界”,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城市掉头走”。以往,城市规划建设围绕“向西”做文章,现在,城市回归到2005年省政府批复的兰溪城市总体规划方向,沿江向南,融入金义都市区,推进金兰同城化,金兰创新城由此应运而生。

“城市形态决定经济形态,只有城市集群、大都市区才能承载现代型、高端化的经济生态,都市区经济将是兰溪在下一个风口突围的关键。”兰溪市委常委、金兰创新城开发建设中心党组书记胡作滔说,金兰同城化已上升为金华市级战略。

城市的转身,为兰溪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兰溪乡贤吴志强带领团队,为金兰创新城规划出一个面向金华、浙中西部乃至长三角的“三生融合”新图景。站在这里,有一股炽热的风吹来,不到一年时间,兰溪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在这里落户,睿珀智能科技产业园、中德职教中心、花语世界生态综合体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上海科创园、上海资本汇等也抛来了橄榄枝。

走出“小打小闹”,以开放的心态融入更大的发展格局,兰溪绝不让自己“边缘化”。时隔20年,兰溪重新开通前往建德的水上游,实现上海—兰溪旅游专列的常态化运行。此外,金建高铁今年开工建设,2023年兰溪将进入“高铁时代”;金兰轨道交通正在规划中,将形成30分钟金兰同城通勤圈。加之临金高速、金兰中线快速化改造、351国道将陆续建成,昔日“七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将重新树立。

“不进则退,不能停下来。”这是兰溪干部的共识。当地通过打造“兰E办”政务服务品牌,开展“拼搏实干、争先进位”干部作风提升年、担当追赶交流会等活动,推行交地即发证、交地即开工、建好就验好等改革举措,为创业者、投资者营造高效的政务生态。兰溪市委组织部专门针对干部“散慢虚浮软怕懒庸”现象,创新推出干部作风建设指数测评,全市干部作风发展指数、干事动力指数、服务能力指数较今年初分别提高了11.94%、7.82%、5.4%。

各个环节的齿轮一旦接连转动,就会吸附各方资源。兰溪顺势在今年中秋召开首届兰溪发展大会,邀请兰溪籍的两院院士、党政领导、高校负责人等共商发展大计,当场签约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项目71个,鼓足了兰溪人干事创业的劲头。

各种能量正往这里集结,当年的改革英雄,又一次站在了厚积薄发、喷薄而出的前夜。可以预见,一个“小巨人”即将在这块曾经孕育过辉煌的土地上再次崛起。(裘一佼 蒋梦桦 徐贤飞 共享联盟兰溪站 王寅锋 项柔刚)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