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海上逆行,筑牢国门防线,助推港口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4 11:41:22 来源:新华网

引航员,因为引领外轮进入港口,最先与外籍船员打交道,素有“国门形象第一人”之称。连云港引航站,作为江苏沿海最大的引航员团队,疫情发生之前多年奋战在江苏沿海开发的最前线,围绕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服务“一带一路”支点建设和全市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争创全国优秀引航站。疫情发生之后,工作的特殊性让他们必须与外籍船员密切接触,他们身穿防护服攀登外轮、引领船舶,连续十个多月奋战在战“疫”最前线,屡创纪录,堪称“海上逆行者”。他们勇敢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筑牢水上国门第一道防线,助力港口发展和防疫情输入“两手硬”“两战赢”。

当前我国外防输入,港口口岸进出的外籍人员远高于航空。连云港作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与很多个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港口口岸疫情防控压力更是持续加大。每天20多艘次外籍船舶进出口岸,而引航是第一道工序,引航员在船防护是海上战“疫”中的难点,更是当前外防输入的最高风险点之一。连云港引航站持证引航员33人,包括站领导在内全员参战。引航专业特殊,引航人员具备不可替代的特点,一旦造成人员不足,港口生产必然受到严重影响。截至目前,已有15人次引航员因引领有确诊或疑似病例船员的船舶接受医学隔离观察,达到持证引航员总数的45%。

奋战“十三五”,

为连云港港口保驾护航

“十三五”是我国建设海运强国的关键期,引航行业作为世界航运、港口物流重要的时空节点,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连云港引航员勇于担当,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安全引领世界最大的矿石船、集装箱船等海上“巨无霸”频繁进出连云港港口,高超的技艺、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记录,赢得了世界航运界好评。

他们坚守一线,坚持精心引航,全力保障港口生产。连云港引航站严格执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引航组织原则,急船方、港口生产所急,想船方、港口生产所想,力保引航作业计划兑现率100%。“十三五”以来,连续每年安全引领中外籍船舶超7000艘次,特别是2019年达8254艘次,首次突破8000大关,累计引航37924艘次(同“十二五”相比增长6.61%),为加快沿海开发、助推港口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省文明口岸”“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以及纳税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他们坚持创新引航,提高引航技术水平。随着连云港深水大港建设步伐的加快,到港船舶日益大型化,连云港引航站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引航技术攻关,积累超大型船舶及特种船舶引领经验,使引航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几年来,共刷新本港引航纪录12次,较好地满足港航发展需求。截至目前,站引领船舶最大长度为397.88米、最大船宽为65米、最大载重吨为402286吨、最大载货量为322804吨、最大吃水为21.50米。

他们坚持阳光引航,行风建设卓有成效。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扎实推进阳光引航机构建设,坚持公开引航调度计划、拖轮使用标准、引航收费标准、引航工作流程等,满足引航服务对象的知情权,让阳光引航照亮引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忠实履行连云港引航站十项服务承诺和“两保一降”庄重承诺,创新管理,提高素质,切实增强港航企业减负获得感。领导班子经常深入港航企业调研,从港航企业需要的地方做起,真诚服务,主动作为,切实改进和提升引航服务质量,为企业增效益,赢得一致赞誉。2017年被中国引航协会表彰授予“阳光引航机构”称号。

他们坚持安全引航,筑牢安全防线。连云港引航站完善了引航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对引航作业标准、重点船舶引航方案等进行了修订。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引航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应对大风、大浪、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从港口生产大局出发,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引航计划,船舶引航组织井井有条,全站引航员尽心尽力引领好每一艘船舶,多年来保持了重大引航事故、大引航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工亡事故、重伤事故等五项安全管理目标均为零的记录。

他们坚持科学引航,提高信息化水平。“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引航站新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引航监控中心和AIS基站,有效解决了目前网上AIS信号监控延迟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船舶实时动态监控。另外,因港口的快速发展和港航企业的需求,对引航业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了引航申报、排班、审核等工作流程电子化和引航员工作过程的监督管理,并实现了引航收费计费、结算、审核网上查询,方便船公司核对,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从而提升引航站内部管理水平和对外服务水平。

海上逆行者,

疫情之下交上圆满答卷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以来,在连云港市交通局和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的正确领导下,连云港引航站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国门,力克时艰,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形势,及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方案,坚决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特别是所有引航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始终奋战在引航工作一线,拼尽全力保障海上物流大通道的安全畅通,确保港口生产有序进行。

迎接世界各国船舶的特殊使命,让引航站今年的疫情防控成为一种常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袭来,连云港引航站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和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专班引航员防护和管理,实现人员零感染、防控零疏漏。

一是闻令而动出快招,强化统一指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及时部署防控疫情及引航安全工作,制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根据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及时研究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依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举措;组织制定《连云港引航站船舶引航疫情防控方案》《引航过程十项防护要点》《引航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引航员外防疫情输入指南》等文件,对引航前、引航中、引航后做出了严格细致的规定,确保引航工作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两促进;班子成员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不定期前往一线督促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有力有序;党员干部勇当先锋,全体职工主动参与,形成了全力战“疫”、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多措并举出真招,强化精准防控。联防联控方面,加强与海关、边检、海事局、港口集团等相关口岸单位信息交流,形成合力,编织疫情排摸信息网。在船舶进港前,提前了解来港船舶所经过的港口、船员健康情况等,及时发现涉疫重点人员,不盲目登轮,保障引航员的健康。个人防护方面,邀请市疾控中心以及市第一人民医院援鄂专家对防控措施、防控方案和引航员集中管理场所等方面进行指导,配备采购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全套防护用品,并积极推行分级分类防控工作,从而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为严格地进行防护。人员保障方面,24位青年职工主动请战,成立了连云港引航站青年抗疫先锋服务队,为疫情期间引航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

三是组织专班出硬招,强化严防输入。随着国内疫情持续好转,防疫工作重点由内防扩散转向外防输入。对此,连云港引航站提早谋划,筑牢水上国门第一道防线。对引航作业排班进行了合理调整,成立引航专班,针对风险较大的引航任务,进行“专员、专车、专艇”接送,并统一食宿、实行集中管理,尽可能降低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确保疫情在引航环节“零”输入输出的同时,全力以赴保障港航发展需求。

今年1-11月份,连云港引航站共引领各类船舶7661艘次,同比增长1.43%;引领船舶总吨2.65亿吨,同比增长3.9%;引领船舶净吨1.42亿吨,同比增长3.6%;引领船舶载重吨4.03亿吨,同比增长3.07%。疫情期间,为了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电煤等重要民生物资船舶的运输畅通,引航站主动作为,开辟了海上“绿色通道”,凡此类重点船舶,均优先安排引航,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增产上量保驾护航。

开启新航程,

“十四五”奋战在后发先至最前列

“十四五”是中国经济在全面小康基础上,迈向现代化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连云港引航站将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积极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敢于担当、真诚服务、务实争先的一流引航队伍,为助力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引航力量。

加快引航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港口引航服务与保障能力,更好服务港口生产,连云港引航站积极推进连云港港引航基地工程。目前,已完成引航基地工程主码头和副码头工程建设,将加快推进后方陆域配套工程,主要建设综合业务楼、修理车间、堆场、机库、停机坪以及泵房、变电所等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约4994平方米。

加强引航人才队伍建设。考虑到引航员的培养周期长以及引航员退休、引航工作量大幅增长等因素,为保障引航工作有序、安全地开展,保障引航员队伍的均衡发展,已经做出“十四五”期间队伍建设计划,保障引航队伍适应港口的发展需求。

加强引航信息化建设。针对连云港一体两翼四大港区(主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引航工作模式下引航业务的具体要求,建立符合新型引航工作模式的引航综合业务系统,并升级现有的引航员助航系统和AIS船舶动态监控系统,使其覆盖所有引航水域和满足全天候、高速度、针对“阳光引航”的目标要求,完善现有引航办公系统,建设网上信息服务系统、费收结算、财务预决算、引航电子签证、移动办公等系统,提供引航公共信息的服务渠道, 形成引航站对内、对外的服务与宣传窗口,提升引航信息服务水平。(许燕 李姣 常世辉)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