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勇 报道)建盏产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一带,北宋后期曾烧制作为宫廷斗茶专用的黑釉盏。建盏原料矿土中含铁元素较高,烧制成品常见纹理结晶有茶末釉、柿红、灰贝、兔毫、油滴、鹧鸪斑,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尤为珍贵,曜变则更为珍奇。
建窑建始于唐,兴盛于宋,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觉得贡茶龙凤团饼太耗费人力物力故废除,建盏烧制技艺断代消失800年,直到80年代才有被复原成功。建盏早在宋代传至日本,是日本上层阶级珍藏的宝物,尤其在十五世纪达到高潮,视为国宝。《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 二重宝,五千匹绢,兔毫盏,三千匹绢,目前中国杭州仅存一只曜变残片,在釉底深邃的黑色天空上,散布着闪现莹莹蓝光的圆环斑点,犹如宙。然都是同一种釉烧出来的变化,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曜变乃千万中出一,属于意外,不可复生。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审核通过认定“建阳建盏”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质量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产品齐全,釉色品类丰富,可谓琳琅满目,大饱眼福,此次探访建窑建盏收获良多。
珍奇发现,偶遇建阳区收藏爱好者邱仁群,邱先生平日喜欢收藏老旧建盏,他的藏品有2000多件,不乏精品宝贝。在交流过程中,邱先生加以思索后拿出一件宝贝,说是他的镇店之宝,“称之(盏母),此宋代建盏“盏母”当时是用来生产建盏的,所以称为建盏“盏母”,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目前没有见过第二只,是唯一的一只,几位建盏烧制师傅蜂拥而至仔细端详,也说从未见过。此件盏母长12.6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正面中间部分为圆形内凹似如碗状,略高两侧。左右两侧似鱼尾,中间各有一个0.6厘米圆形穿孔,施釉肥厚,兔毫间有铁锈斑纹。底足长方形内收,长4.8厘米,宽2.8厘米,中间穿圆孔直径1.6厘米,露胎无釉,此器形独特,完美。釉面神奇,好像一幅画,画面中犹如“老子讲经”,惟妙惟肖。
此“盏母”的出现确实给建阳建盏市场带来一定的惊喜,有待更多的专家学着近一步探讨研究,希望给“盏母”一个完整定性。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